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防欺凌小课堂(4)|学校与班级管理者应这样做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学生欺凌的关注增加,各种或大或小的欺凌事件被曝光,如何防范学生欺凌成为教育热点话题。近日,由东莞市教育局策划制作的“防范学生欺凌守护阳光心灵——东莞市中小学防欺凌安全教育课”在南方+上线,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教师、家长开展防欺凌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对防范学生欺凌的认知和重视,杜绝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共创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

南方+对课程知识要点进行二次梳理,通过“防欺凌小课堂”与大家一起复习。

一、学校如何防范学生欺凌事件发生?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具体做法:

第一,做好防范措施。学校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安装校园监控系统,加强校园重点时段(上学、放学、课间、午休、晚自习)、重点场所(操场、食堂、宿舍楼、教学楼、厕所)的巡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除了通过观察学生的身体、心理、物品、学生关系和行为等变化,以及巡查校园和校园周边重点场所,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途径发现学生欺凌苗头:学生调查表、每周学生操行评价表、家长或心理老师、校长信箱、心理咨询信箱等第三方反映;学生曾经就读的学校通报信息;学校周边商铺、村(居)民委员会的反映;手机短信、网络上的图片、视频及其他方式等。发现苗头后,学校应按照规定将学生欺凌苗头及隐患消除,对防治工作、欺凌事件及处置情况等及时总结,向本辖区教育行政部门汇报。

第二,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学校要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通过设置专门的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加强学生之间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法治副校长等各类资源“送法进校园”,开展法治安全、校园欺凌防治等宣传教育培训。

第三,做好联防联控。教育学生监护人增强法治意识,指导监护人科学实施家庭教育,依法督促监护人履行法定监护职责。与社区、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联系沟通,完善学校法制教育机制,加强防治欺凌教育。设置学校接收投诉和举报学生欺凌的电话、信箱、电子邮箱,畅通举报通道,妥善处理学生欺凌重大事件。

二、发生学生欺凌事件后如何正确处置?

第一,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第二,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教育,视情况而定采取纪律处分、教育辅导、心理干预等措施。建立重点教育管理对象名单,安排老师采取排查、约谈等方式做好长期跟踪管理。

第三,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严格保护学生隐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切实保护被欺凌学生的身心健康,防止二次伤害发生,对被欺凌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被欺凌学生尽早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四,对全校的学生进行防欺凌教育和宣传,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班级管理者在日常中应做到:

●坚决杜绝学生欺凌,做好安全宣讲教育,增强学生的文明守纪意识。

●充分了解、关心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可能存在的欺凌苗头。

●教导学生人际交往的正确方法,通过开展相关主题班会、班级活动等引导学生尊重差异、尊重他人,学会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四、当班上发生欺凌事件,班级管理者应做到:

●立即制止欺凌行为,确保被欺凌学生的人身安全,给予必要的心理和医疗支持,保护学生隐私。

●及时与家长、学校负责人等进行沟通,采取必要的措施,配合进行后续处理。

●了解欺凌者的心理状态和背后可能存在的欺凌原因,对欺凌者做好长期监督与管理,观察其后续是否仍存在欺凌行为,也要长期留意其心理状态、举止行为等。

●长期跟进被欺凌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充分关怀,借助心理辅导和朋辈、师长的力量,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低谷,恢复自信阳光。

[统筹]王慧

[整理]林群贤

[作者]林群贤

教育莞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