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中农大11名学生实名举报导师, 学生称目前在与新导师双向对接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下文简称“动科动医学院”)11名硕博研究生联合实名举报导师黄某若一事引发了持续关注。1月16日下午,同学们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份125页的文档,列举黄某若学术造假、打压学生、克扣劳务费等不端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黄某若系动科动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主任,曾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基金等支持的科研项目。目前,该学院官网已无法查看黄某若个人资料。

16日当晚,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在官网发布说明称,学院关注到网上关于我院教师黄某某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程序,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做出情况通报,称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所反映的实验图片、数据、结果等方面问题基本属实,初步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即日起,校方已停止黄某若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组建导师组全面负责该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工作。

1月19日凌晨1点半,华中农业大学发布情况通报。图/华中农业大学官方微博

指向导师的多项控诉

1月20日晚,举报学生小明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团队小伙伴们决定暂停接受采访,“现在还只是取得进展,信息有限,等调查结果(最终)出来再跟媒体沟通。”

1月16日,举报材料一经发出,就登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榜。小明说,网络举报和向学院递交材料是同时进行的。几天来,团队成员忙于配合调查、跟媒体和网友联系,于他而言,凌晨三点已算是较早的入睡时间。“我们还有的(材料)要再提交,作为举报人要配合。”

在125页的举报材料中,11名学生用较大篇幅对比说明黄某若(指导学生)学术造假的问题,同时列举了其操纵同行评审、克扣学生劳务费、打压学生、论文不当署名、教材编写造假、异常发票、教学不端、欺骗本科生八大行为。

一名举报学生曾向新京报记者讲述,课题组共有15人,黄某若会让学生编造数据,甚至到强迫的地步,“不然不让我们毕业。”不认可编造数据行为的学生会受到黄某若打压,“申请更换导师很难,2022年还有因忍受不了学术造假退学的(同门学生)。”

他补充道,黄某若给同学们带来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导致大家睡眠状态欠佳,大多数学生都被骂过,有师妹因黄某若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另一名举报者称,学生即便生病,也必须按要求到学校第四综合楼做事。

记者在动科动医学院官网看到,2022年11月,黄某若作为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获奖教师代表,对在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研讨会上分享教研教改经验的青年教师进行点评。而举报材料则指出,黄某若存在多项教学问题,例如,在动物生产学实习课上,他让学生抄袭同一份实习报告以应付考核。

小明曾表示,在举报当晚,黄某若就找到同学们,说“没关系,大家一起把事情解决好,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也是我以后带好学生的第一步。”事后,举报学生小东发微博称,学校立刻禁止了黄某若跟他们的接触。

学生们解释,之所以选择在今年一月份进行公开举报,是考虑到近期适逢考研复试准备阶段,他们不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再“选错”导师。

举报学生可可发长文称,在实验室场地拥挤、设备匮乏的条件下,黄某若也能带着学生坐在办公室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她对无法进行实验的研究生生活感到羞愧和痛苦,不知道如何才能顺利毕业。

小明是举报团队中的博士研究生之一,目前已通过博士毕业论文中期答辩,如果顺利,今年毕业季,他将身披博士袍。曾有朋友劝他,“为了这样一个课题组,搭上自己的学位,值得吗?”他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至于是非功过,自有世人评说。

举报学生相信和支持调查结果

新京报记者多次拨打黄某若手机,发送约访短信,均未获回复。1月18日,黄某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学生联合举报是因为受到带头人的威胁,但很快,这一说法被多名举报学生公开否认。黄某若还说,被举报后,三四百通电话令他饱受精神折磨;自己在准备针对举报材料的回复材料,为学生考虑没有在网上公开,也没有交给学校。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导师应精心投入指导、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严格经费使用管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副教授田晓阳向记者表示,现在的学生更有抗争精神、网络更发达。“学生是弱势群体,导师的‘生杀权’非常大,比如,我很痛恨有的导师用不签字来威胁学生等现象。如果情况属实,我理解学生联合举报的行为。”

该学院教授郝晨则向新京报记者表达了“痛心”之情,她提到,出于毕业和就业考虑,学生一般不会轻易举报导师。此事对学院声誉、对潜心科研的老师和学生们影响很大,在国外的校友也找她了解情况。由于课题组相对独立,自己和黄某若并不熟识,但这件事也给她一个警醒,作为导师,要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把握环境变化和学生心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树立榜样,法律红线肯定不能踩。

举报材料呈现的涉嫌数据造假等情况,涉及十余位已毕业硕博士的毕业论文。小明说,目前相关毕业生还没有找到举报团队。他坦言,整个举报过程中,会有一些来自外界的干扰。针对网友建议的请律师团队帮助维权,他表示也在考虑,但大家毕竟是普通学生,“哪有请团队的本事呀。”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一些网友开始担心举报学生遇到安全问题,或者将面临“被离间”“起内讧”等情况。对此,数位举报学生通过微博表示:“我们既然能够站出来一起举报,就会一直团结并且勇敢地坚持下去。”他们相信学校及相关部门会有一个公正的调查,也相信事件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华中农业大学在19日发布的情况通报中提及,要组建导师组全面负责该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工作。21日中午,小明发微博表示,目前学校已经成立了导师组,学生和导师对接是双向选择的过程,需要时间。

若学生受侵害,律师称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举报学生在材料中表示,“希望学校能够给予我们这些受影响的学生合理的补偿和解决方案,以修复我们所遭受的伤害,并保障我们的学习和发展权益。”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琦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学术造假的主要法律责任是著作权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了包含“歪曲、篡改他人作品”“剽窃他人作品”等在内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如果科学技术人员存在虚构、伪造科研成果,发布、传播虚假科研成果的行为,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相关规定,应承担相应行政责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件等。若科学技术人员存在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等行为的,据《著作权法》,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高校的处理意见是要根据每个学校自己的规定。”张琦说。公开报道显示,华中农业大学自2014年就颁布实施《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规范》《华中农业大学处理学术不端暂行办法》和《华中农业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罚细则》等制度。据新华网此前消息,该校于2015年被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列为全国11所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案例教学试点单位之一,也是湖北省和全国农林类唯一入选试点高校。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对《规范》和《办法》进行了修订。依照新版文件,抄袭、剽窃、伪造或篡改、重复发表、不当署名等行为即为学术不端。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情节较轻的,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情节较重的,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学术处理、人事处理、纪律处分条例中的一项或多项处理。

“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好事情吧,问题肯定不是短时间发生的,促使大家发现工作中失误的地方,学院各方都有责任。”在郝晨看来,大家要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提高科研及育人水平。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郝晨、田晓阳、所有举报学生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罗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