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不知道, 金榜题名之后, 才是人生更大的分水岭

网上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进入985,211的学生,发现自己除了成绩好,没有任何优势。

而且,自己曾经唯一值得骄傲的成绩,在藏龙卧虎的校园简直也不值一提。

为什么同样是名校毕业,有的学生能够清楚自己的目标,拿到很好的offer,获得理想的出路。有的学生却茫然无措,临近毕业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三才急忙为求职做准备,发现简历上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以往的研究都是从就业性价比来出发,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做是权衡利弊下的最优决定。拥有某个名牌学历就能相应置换对应的工作机会。

《金榜题名之后》这本书则是从全新角度,作者郑雅君采访了62为名校学生,跟踪访谈4年左右,发现学生不同的家境,对社会和学业的投入等对大学生活影响巨大。

作者郑雅君针对是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这本书是在她的一篇硕士论文基础上,经过更加详实的研究出版的。

01,

如果把大学比作一场迷宫,有人手握地图,深谙规则,知道迷宫中的每一条分叉路;有人却一无所知,慌张迷茫,每走一步才能看清眼前的景象。

作者把这两类人做了区分,前一类是“目标掌控者”,后一类是“直觉依赖者”。

目标掌控者往往来自东部大城市,家境富裕,从小接受中上等教育,中学时代就读的学校便推崇自我和个性发展。

在他们看来,好成绩只是基础,更多时间会被分配到个人兴趣上。即便是大多人数人都学业紧张的高三,学校也不会唯成绩论,学生依旧能继续自己的兴趣。甚至学校上课模式和大学并无两样,所以这些人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

而另一类直觉依赖者,他们往往来自西部小城市,拼尽全力才考到县里最好的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中学时代只有成绩,每天花费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提高成绩。很多人都背负着父母甚至家族期望,他们攒着一股劲,就为了能考上一个好大学,为家人争气。

上了大学后,他们才发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上大学以前,身处单一的环境,埋头苦读,成绩就是一切。

进入大学后,他们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感觉格格不入,就像是到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曾经习以为常生活习惯,在这里显得突兀。由此带来的是自我怀疑,自信心崩塌。

他们不知道自己被赋予怎么的角色期待,自我逐渐迷失。

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被访谈的女生,上大学后患上轻度抑郁症,每天躺在床上不想起来。外面阳光明媚,她却失去热情。

身处同一所大学,面对同样的环境,有些人能够马上适应,如鱼得水。有些人却需要花费1年左右的时间适应新环境,

家境富裕,不仅意味着更好的物质条件,也意味着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更深厚。

就像布迪厄所说:“学校教育系统秘而不宣地要求每个学生拥有学校并不曾给予的东西,这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感知力和对主导文化的熟稔,而这种东西只有统治阶级在家庭教育中传授主导文化时才能获得。”

这些家长通常都上过大学,有些甚至是大学老师。他们懂得大学真正的作用,能够利用优势收集信息,并且为孩子做足参考。让他们能够进入大学边不断探索自己,找到真正想做的事和未来的方向。

而直觉依赖者们都是第一代大学生,他们走到现在已经远远超出父母的目光所及。父母由于眼光有限,通常都会把选择权全部让出。而这些学生也由于眼光局限性,不知道更多选择,也不懂社团有什么用。只能按照中学时代的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错失了其他机会。

临近毕业时,目标掌控者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求职的攒够相关实习经验,手握多个大公司offer。进修的推免直研,而直觉依赖者们却慌慌张张,不清楚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未来渺茫。

02,

其实目标掌控者也不是一进入大学就确定了毕业出路。

他们也是在一步步摸索,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导师的沟通,学长学姐的交流中,不断自我探索,自我追问,最终能很快确立目标,并全力为之努力。

退一步说,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就一直在努力探索自我。他们所具有的家庭背景,这种经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积累而来的,而比财富更重要的,父母的鼓励,学校的教育,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文化资本承袭。

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知道大学是干什么的,并且如何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通过实际行动,也能够让学历为自己置换一个更好的前途。

而直觉依赖者则感到迷茫,这种迷茫的状态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你不知道参加社团可能有潜在的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可能会让自己更清楚究竟想要什么,是走学术研究,还是求职。

他们不知道迷宫里还有其他分叉口,甚至不知道迷宫的出口有几条。只有闷头闯关,就像开荒。

关于对于成绩的态度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

直觉依赖者会分化出两种态度,一种是60分万岁,不管是道听途说还是自己猜测的,他们认为上了大学,成绩就不再那么重要。

另一种是不知道大学都有哪些过法,对课外的活动,社团或者社会实践这些也没什么兴趣,不知道做了有什么用。就索性把心思扑在成绩上。

而目标掌控者则清楚知道拥有高绩点的好处,不管是保研,还是出国,亦或是求职,好成绩都是很多事情的前提。他们虽然一开始还不清楚自己想走那一条路,至少不能让成绩成为绊脚石。

所以会在维护好绩点在一定范围的前提下,开展其他活动。

所以,好学生和好学生也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内在动力截然不同。

有些好学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其他的事,只有学习这件事让ta觉得安心。而有些好学生,则是心中定好目标,学习是朝着那个目标前进的手段之一。

关于维持高绩点,这也涉及到一个道德层面的态度问题。

大学里有很多帖子教你如何选课,以及刷绩点。大家几乎都知道,而直觉依赖者和目标掌控者则拥有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

目标掌控者通常会参考帖子的言论,选择轻松的课去上,他们也会和老师搞好关系,考试的时候能够被手下留情。

而后者则认为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做法,他们宁愿只选择喜欢的课上,踏踏实实把知识点搞懂,提倡学到才是自己的。并且对如果选课的做法嗤之以鼻。

也因此,他们需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学业上,像中学时代一样,为此而错过其他课外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哪怕幸运地直博,有些也是稀里糊涂就上了,而对于之后毕业有何打算,也还是不清楚。

你可以说他们死板,不懂变通。

可这也跟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诚实守信,不能期满,脚踏实地。这些最朴素的道理让他们坚信,凭借自身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好大学,出人头地。

但是最需要出人头地的这些人却不知道在大学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在毕业后爬上那驾梯子。

今年大火的张雪峰,通过给到学生家长具体的建议,就试图打破一定的文化壁垒和信息差。他会从具体学校具体专业分析,根据相关城市发展和就业情形,来衡量报考这个专业的性价比。

包括近几年顺应家长需求而出的高考志愿规划师,也都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和学习排名等进行分析,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也会给到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以及如何树立职业目标的建议。

这些顺势而发的机构,都多多少少解决了一些弱势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困境。

本书作者张雅君也给到一些落地的建议,比如第一步就是要认清自己目前面对的困难更多是由于大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落差,并非是由于自身性格缺陷所造成的问题。

翻天覆地的环境变化首先就是会造成心理上的困扰。变得自卑,敏感,自尊心被强烈践踏。

而这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外部大环境所造成。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和适应,更重要是要学会像外界寻求帮助,这种落差感会慢慢减小。

另外,就是要给自己创造更多社交机会,特别是跟不同背景的同学多多沟通交流,学着接受新观点,新理念。

这本书打开了大学生活的黑箱,通过跟踪访谈的方式,让我们看到大学生真正的分化之谜,不是他们不去做更好的选择,而是他们不知道还有其他选择。

当信息壁垒被慢慢打破,希望有一天,寒门学子也能手握地图,自由闯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