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支教”7天花费1万元? 支教公益属性不能跑偏

公益支教成了一门生意?近日,B站博主发布的一条关于短期支教成为生意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条视频揭示了“旅游支教”活动的真相,使这一现象迅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1月25日《海峡都市报》)

据报道,现在市场不少“旅游支教”的项目,行程基本为7天,有的报名费就高达上万元。而且此类“旅游支教”已有了成熟的产业链,支教地点通常都设在热门度假地区,游玩体验时间比教学时间都长,密集的行程单和旅行社出团通知格式如出一辙。组织方名为“义工组织”,实则商业化公司;他们声称能够为参与者提供提升背景的机会,以增加申请国内外名牌高校的成功率。然而,这些声称的含金量却含糊不清,让人质疑其真正的效果。

众所周知,支教是一件极具意义和价值的事,是一种纯粹的公益行为。既可以丰富自身阅历,参与社会实践,也能拓宽相对落后地区孩子们的视野。但将支教项目当成生意,当作用来粉饰简历、申请留学的工具,甚至有的成为面向城市未成年学生的旅游产品,这显然与支教的公益内涵形成了偏离。

实际上,近年来,拿支教做文章、立人设、赚快钱的并不在少数。客观而言,如果有的孩子和年轻人有能力和兴趣,希望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愿意花钱参加支教,倒也无可厚非。有的人看到其中暗含的“商机”,随之提供相应的商业化服务,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如果支教机构不像宣传的那么“踏实本分”,把商业目的看得过重,单纯地追崇利益色彩,这样的“支教”形式有何质量可言?这样的“老师”又何谈责任心?对被支教的孩子和地方无疑是一种情感欺骗和伤害。

更进一步,这种“支教生意”抹黑的是支教的整体形象。尤为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与这种“短期支教”的繁荣相比,很多真正需要人去潜心教学的贫困山区支教项目,虽然对支教者有相关补贴,可真正愿意前往者仍不算多。

有鉴于此,有关职能部门不能袖手旁观,而应适时加大监管力度,对于那些确实以盈利为目的、忽视教育质量的支教项目,坚决予以整改,并加大违规成本力度。同时,专业化的公益组织也应有所启发,要通过强化信息对接、丰富公益形式等,鼓励和引导更多真正关心教育的组织和人士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来。

说到底,支教活动不是利益交换的工具,支教传递的应是温度和爱心。期望有更多的公众真正认识到教育的价值和本质,并采取相应行动,切实让支教活动远离充满铜臭的生意场,真正为求知的孩子带去希望与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