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就业优先稳固民生之本

➤近年来,我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各方面各领域政策制定和实施均突出就业优先导向

➤为促进青年就业,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包含政策宣介、需求精准摸排、岗位指导推荐、培训实习、就业心理咨询、创业咨询扶持等在内的就业服务长效机制

➤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政策日益丰富、渐成体系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侯维轶邹欣媛李力可刘淏煜

“进直播间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屏幕下方蓝色购物车,查找适合自己的岗位。”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人力社保局推出劳务协作组团招聘行动,把招聘求职地点搬到了直播间。一个小时的直播中,浏览量达近万人次。

与传统招聘方式相比,“直播带岗”拉近了求职者和招聘者之间的距离,也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202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积极改善。

近年来,我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各方面各领域政策制定和实施均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尽管就业总量压力、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但随着经济回升向好,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一揽子政策落地落细发挥合力,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持续完善,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不断稳固。

政策合力实现就业优先

就业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全过程,各部门政策出台均需综合考虑稳就业、促就业因素,让普惠精准的就业政策协同发力覆盖各就业群体,积极减负稳岗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带动力,优化完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疏通就业微循环。

协同发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在就业优先战略引导下,与就业有关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民政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针对养老服务业特点,从岗位供给和岗位开发入手,开展就业创业支持和指导,体现出鲜明的就业优先导向;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的《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办法》聚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协作联动机制,切实维护各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2023年来,各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在出台政策时密切合作,取得较好的稳就业成效。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意味着就业被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就业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要在财税、金融、发展等宏观经济政策中体现优先性,也要在其他非经济政策中体现政策一致性,各方面在出台政策时都需考虑是否有利于稳定和促进就业,通过政策协同,激发动力、形成合力,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就业。”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陈云说。

减负稳岗,提高经济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就业增长离不开经济发展。2023年,从落实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直补快办”,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到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重启一次性扩岗补助,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政策,再到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我国逐步形成稳岗扩就业的系统性、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2023年全年为企业减少成本超过2000亿元,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超过1000亿元,帮助经营主体减负稳岗扩就业。

做强基层,优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活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开展直播带岗,规范化建设零工市场……近年来,我国就业公共服务更加普惠、高效、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完善,基层就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还应建立健全政策对就业的评价机制以及失业预警机制,加强政策实施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持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说。

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既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关切的焦点。2023年,我国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出暖心服务助推农民工就业,精准兜底托稳就业困难人员。

长效机制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再创历史新高。作为每年新增劳动力的主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点。为促进青年就业,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包含政策宣介、需求精准摸排、岗位指导推荐、培训实习、就业心理咨询、创业咨询扶持等在内的就业服务长效机制。

不久前,即将从上饶师范学院法商学院毕业的小廖成功签约一家国有企业。“现在求职比较便捷,下晚自习回寝室的路上,就能看到学校‘就业之家’蓝色电子显示屏实时滚动播放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手机小程序也能同步搜索接收相关信息,方便及时投递简历。我就是通过‘就业之家’找到了工作。”小廖说。

据了解,该学院的“就业之家”面向毕业生提供岗位推荐、政策推介、就业指导、生涯咨询、创业扶持等全链条服务,目前已开展毕业生就业调查4200人次,发布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200余条,组织招聘会3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

“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还要注重实习实践,尽量做到‘实际衔接就业’。”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爱雪说。“我们成立‘马丽工作室’,联合多家单位建起产学研创新基地能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和更多就业机会。”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银川市金凤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党支部书记马丽说。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健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将更有保障。”李长安说。

暖心服务助推农民工就业。近日,重庆市在农村劳动力集中的区域举行超千场招聘会,组织全市2.3万名劳务经纪人等队伍,为有就业意愿、暂无合适工作的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帮扶。重庆将向农民工发放1万张职业培训券,并上线数字服务实现农民工求职、培训报名等11个服务事项“一站办理”。

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数量达2.9亿人,庞大就业群体的身后牵动着数亿家庭的幸福安稳。除了每年春节前开展的就业帮扶“春风行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农民工特别是其中的脱贫人口,组建区域劳务协作联盟,促进有序外出和就近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技能提升,帮助农民工就业创业。

“从乡村振兴实践来看,应引导更多人才返乡发展,吸纳村民就近就业,推广多村合作、跨镇抱团等模式,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陶勋花说。

精准兜底托稳就业困难人员。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困难人员摸底走访,对难以实现市场就业的予以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多地探索“家门口就业”,就近帮扶就业困难群体。

比如,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通过“邻礼通”小程序,按辖区居民就业情况分别赋以绿色(稳定就业)、黄色(灵活就业)、红色(就业困难)标签,进行分级管理,将需要帮扶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形成就业需求档案,结合企业登记的用工岗位,精准推荐岗位、培训技能,提高就业帮扶效能。

中铁八局的工人在渝湘高铁重庆黔江段黔江站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工地施工(2024年2月18日摄)杨敏摄/本刊

加强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

近年来,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新行业新岗位。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左右,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已成为我国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就业形态就业群体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强,分布业态领域多样、权益诉求多元,权益保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

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休息、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权益提出明确要求。此后,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政策日益丰富、渐成体系——

为职业伤害保障“兜底”。2022年7月,我国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试点。截至2023年底,累计参保人数已达731万人,切实保障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权益,特别是对重大伤亡事故的兜底保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这一机制也分散了平台企业的经济风险,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问题导向保障重点群体。2021年7月,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规范外卖送餐员的报酬规则、绩效考核、平台派单机制、外卖服务规范、保险工具等。特别是针对各界反映突出的送餐时效问题,要求平台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

建立劳动者维权“快速路”。2024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法依规受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因劳动报酬、奖惩、休息、职业伤害等劳动纠纷提出的调解申请。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模式,通过推动政策集成、协同联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对的劳动关系认定难、事实确定难、调查取证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

在明确的政策指向下,全国各地纷纷跟进落实。比如,北京提出稳定长期在京实际就业的“平台网约劳动者”和“平台个人灵活就业人员”可按规定参加北京市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上海市设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中心,依法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纠纷调解、咨询援助等集成服务;四川省泸州市推动网约车行业签订集体合同,规范企业行为、保障网约车司机权益。

“新就业形态就业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长期趋势,短期内应尽可能给予支持,创造更多岗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长期看,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平台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多重因素,持续完善权益保障体系,扩就业岗位、促业态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