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孩子以后,父母就会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在婴儿的时候,说等长到上幼儿园就好了;真正上了幼儿园,又说等上了小学就好了;等到上了小学,认为等上了中学就好了……总之,只要做了父母,就似乎总是有操不完的心。
话又说回来,在这些操心事中,其实最让父母们操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业,担心他们是否能取得好成绩,是否可以跟上课程,是否能考上好的学校等,而父母的这些担心,不仅仅是源于对孩子们的关心,也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教育部将“普职比”调整到一比一以后,家长们的焦虑就与日俱增,因为一旦孩子不努力上不了 ,那么从概率上就会与名牌大学无缘了,这可能会让孩子在很多好岗位面前只能束手无策。
教育部传出消息,“初升高”迎来变革,2024中考生有福了!
这几年来,其实有很多家长呼吁,希望国家能够取消中考分流,将 纳入义务教育,这个提议是很好,不过调整学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做起来远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
况且教育部曾明确表示,中小学学制长远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竞争能力,现阶段的九年义务教育,这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科学研究、国际比较以及国家高层决策确定的。
此外,教育部还表示,这样的做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也基本符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规律,与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基本是相适应的,由此可见,想要取消中考,现在来看肯定还不太现实。
当然,大家也不要失望,更不要气馁,为了不埋没人才,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初中升 将迎来变革,也就是落实100%分配到校,2024中考生有福了!
对于分配到校这项政策,有些人其实并不了解,它主要是指学生在中考录取的时候,当地重点 学校将招生名额相应分配到区域内的所有初中。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重点 A对普通初中B的分配到校的名额是8人,那么获得名额这8名学生,即使在中考总分上有与重点初中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并不影响他们进入重点 A学习。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很多学生的择校问题,治理择校乱收费的现象,也还能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分配,可谓是一举三得。
当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有资格获得分配到校的名额,也是有一些硬性条件,首先,学生要来自本地区的公立学校才行,并且学籍和户籍都需要一致。
与此同时,体育需要达标,要通过相应 阶段学校的招生考试,各科成绩都要很优秀,一般来说,获得分配名额的学生都是年级前20名之内的学生。
指标到校全覆盖有何利弊?
从具体要求来看,我们知道这项政策只是针对公立中学,也就是说私立中学的学生就算成绩再好也没用,接下来会不会私立学校的招生,我们拭目以待!
由于这项改革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一些普通中学的优秀学生,让他们都有进入当地重点 就读的机会,对于许多家长而言,无疑是一剂有力的“强心剂”。
实际上,推行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治理择校乱收费的现象,但政策实施的结果其实是超出了最初的预期,现如今更是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走向更加均衡、公平的重要机制。
而省市属示范性 可以向全市初中分配指标,但某区的一所区属示范性 却只能面向本区中学分派指标,不能向市属初中以及外区初中分派,这意味着无论重点初中还是普通初中,都是有机会获得名校的学位指标,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教育迈向均衡走出了一大步。
对于那些普通初中的优秀学生而言,“指标到校”意味着重点 对他们抛出了橄榄枝,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因为家庭条件以及成长环境等外在条件造成的分数差距,而当普通初中和重点初中拥有一样的机会时,竞争的重点也就自然从外在环境变成了学生个人的努力。
不过“指标到校”这项政策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因为重点 名额向普通初中倾斜,这势必需要分流部分重点初中的资源,这对重点初中的部分中等学生其实是不利的。
因为之前单纯凭借分数指标就能进入重点 ,但是名额分流可能会使他们无缘,只能另谋出路!而重点初中校内竞争激烈,肯定会自提标准,甚至可能还会形成严重的内卷化,最后造成严重内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有有点违背素质教育与减负的初衷。
写在最后
无论是提倡素质教育,还是现如今“指标到校”进行百分之百分配,这些政策改革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减少外部条件、原生家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真正将进入重点 乃至重点大学的“赛道”归还给学生自己。
究其根本,所有的这些政策调整都是宏观整体上的变动,学生不要因此而受到影响或者有没必要的紧张感,应该做的就是端正学习态度,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拼搏出光明理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