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当年施一公砸200亿打造西湖大学, 扬言5年内超过清华, 结果怎样了

2018年,由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牵线建成的西湖大学,正式宣告成立。

一句“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彰显了他建立这所学校的信心。在西湖大学建立之初,施一公还曾经提过,他要让这所学校五年内超过清华。

如今五年已经过去,这所学校的现状又是否如他所说的那样呢?

施一公

保送清华大学,又被邀请留学知名的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先后任职这两所学校,又在最后放弃副校长职位,这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经历,却是施一公的真实人生写照。

施一公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他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书香世家。

同为知识分子的施家父母十分清楚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在施一公小的时候就为他设立了清楚明晰的教育计划,而施一公也不负他们所托,他不仅继承了父母聪明的头脑,还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1984年施一公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这个奖项,给了他保送清华的机会。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会顺理成章进入清华大学的数学系,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他居然选择了生物学,并且在最后修了生物和数学的双学位。

施一公优异的成绩让霍普金斯大学注意到了他,并向他投来了橄榄枝,随后施一公前往异国求学。

可施一公在千万资助的诱惑下,仍然坚定跻身最后毅然回国,建立了清华大学的药学院。

或许是多年的留学生涯,让他在国外看到了更多先进的东西,他清楚的意识到,无论是医药学还是其他的方面,中国要突破外国技术的封锁,要研究出自己的东西。

清华大学药学院的建立,正是施一公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此后的数年中,施一公领头集合清华大学的人脉、资金、技术,建立了多个生物科学实验室。

但是他慢慢发现,他所要做的事情往往局限在清华大学的框架之中,想要跳出这个框架就要寻找一个新的地方。

200亿的投资

施一公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建立一所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大学。

在清华大学任职多年,施一公无比清楚应试教育的弊端,他认为高精尖的人才选拔,要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所以他想要创办的这所大学并不如普通的高等学校一般,通过高考选拔入校人才。

想要进入这所大学,那么最低的学历要求便是研究生,也就是需要有研究经验的人员。

可是建立一所大学,并不如他在清华大学里建立做实验室那么简单,不仅需要国家的审批,还需要大量的资金。

纵使施一公多年来研究成果显著,但这笔庞大的资金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国家审批下来的贷款数额有限,他只能去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

施一公原本以为筹钱应该是最艰难的工作,可是他没想到他刚一开口,许多企业家便主动投资。

这些企业家无疑都是被施一公的理想所打动,他们也清楚的明白,国强才能民强,施一公的举措,正是为了国家在科技方面的研究能够取得超越世界的成果。

200亿,这是施一公最后筹到的全数投资,而后在2016年,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成立。

两年之后,国家通过审批,最后西湖大学正式成立,这所施一公梦想中“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学校终于成为现实。

超越清华

在西湖大学成立之前,施一公曾任职清华大学的副校长,他在成立西湖大学之后,定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在五年内超越清华大学”

这样的目标在当时很多人眼中无疑是天方夜谭,清华大学作为国内的顶尖学府,一所新建立的大学想要在五年内超越清华,无论怎么想都只是在说大话而已。

可是这个目标却不是简简单单的豪言壮志,施一公用行动证明了,西湖大学在五年之中取得的成果有多么显著。

以培养博士生为招生目标的西湖大学,最低入学学历便是研究生,而入学之后更是会聚焦于前端科技和交叉学科的融合研究。

如果说清华大学着重的是培养人才,西湖大学可以说是注重培养先进的科技研究成果。

“这里是科学家的乐园。”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西湖大学。

在这所学校中,人们可以醉心科研,学校会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毫无后顾之忧的研究环境。

目前西湖大学开展的国家级重点项目,就已经高达12个,就更不用说尚在审批阶段和筹备阶段的诸多新项目了。

经常有人拿施一公的话来衡量如今西湖大学的发展状况,也会有人直截了当地提出,西湖大学和清华大学之间尚存有一段距离。

可是不能否认的是,西湖大学五年来,一直坚持着打造高尖端科技研究的原则,并且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

相信在不久后,西湖大学将会贡献出更多崭新的研究成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