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没有一个任何经济体能够永远保持高速增长,当增长的趋势开始放缓,对就业市场而言,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首先,本科不那么值钱了,至少在就业市场上是这样。
根据教育部和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是66.71万,这一数字在2022年膨胀到了124.25万,到了2023年,则是高达130.2万,在七年的时间里,研究生人数翻番。
更戏剧性的是,在北京,2022年北京的研究生毕业人数甚至比本科毕业生多出了3万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本科学历可能不够用了,在竞争日益残酷的就业市场,年轻人不得不更进一步,选择用考研,来试图谋求更大的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以及更高的收入。
更有意思的是,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不仅仅是研究生人数翻番了,我们的新生儿出生人数,也实现了“翻番”,只不过是一个上升,一个是下降。
2016年我国新生儿数量是1846万人,七年后,这一数字锐减至902万人,在七年的时间里,人口跌幅过半,恰好和研究生人数实现了一个鲜明的反差。
不是巧合,胜似巧合。
在婚姻观念中常常有一个七年之痒的说法,而在宏观经济上,短短七年时间我们也很容易精准捕捉到一些时代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人们对生育态度的转变上,体现在人们对学历的转变上,这些个体间的观念变化,共同塑造了今天的时代。
就业形势不能说不好,只能说和过去相比,它变得更严峻了。
年轻人变得更未雨绸缪,这从来不是一个问题,但就业市场的严峻性,让年轻人不得不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未来,当每个人都开始变得愈发理性的时候,变化就已经在开始了。
什么样的人会选择考研?
考研的人当然都是比较有追求的人,这类人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乐观的预期,在十年前,这种乐观的预期大可不必通过考研去实现,而随着学历的进一步贬值和竞争的恶化,当你对未来有更乐观的预期时,考研可能是你的必选项,而不是可选项。
过去七年,我国研究生人数实现翻番,这背后很大程度上都是市场导致的结果。
与研究生数量大规模膨胀相伴随的,是考研人数的激增。从2020年开始,我国考研人数分别为341万、377万、457万、474万人,呈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这四年时间里,研究生录取率分别为32.7%、30%、24%、16%,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其中,2023年的研究生录取率是近十年来最低的。
一方面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必然导致录取率下降,过去我们说高考是千军马万过独木桥,但近年来考研也呈现类似的趋势。
有人一次就金榜题名,自然也有人多次考研失败。
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当人们开始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是一场有风险的博弈,一方面付出你的青春时间,另一方面承受着失败或成功的压力,这背后往往也离不开家庭给予的经济帮助。
从大学本科开始一直到研究生或是更高的学历,这就开始脱离了义务教育的范畴,这更像是一项个人发展的投资行为,因此也就更需要学生自己考虑投入产出比。
考研不仅仅是就业压力严峻的具象化,在某种意义上,这更象征着一场投资或博弈,失败和成功的后果都由个人承担。
不考研当然也能够找到一个工作,但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答案可能是为了找到一份更满意的工作。
很多人低估了内卷对大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内卷所带来的必然是各种需要妥协的结果。
例如,上班时间可能更长,但你拿到的收入薪水,也可能会比过去还要低,抱着你不做有的是人做的心理,在一个内卷的就业环境下,用人单位也往往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尽管,我们常常说招聘是双向的选择,但在经济形势不那么好的时候,往往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差异也就更悬殊。
用人单位能够很好借助求职的众多竞争者,来给出一个更苛刻的工作条件,当求职者越多,理论上愿意接受这种苛刻条件的潜在候选人,自然也就越多。
工作,说到底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它还承裁着年轻一代对未来的期望,人们需要通过工作来获得收入,从而实现自己过上理想生活,娶妻生子买房买车,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一份好工作来实现,而不是其他。
而研究生的学历,无疑能够更好达成这一路径。
就业市场的变化,反过来倒逼年轻人做出选择,做出更保守或更激进的选择,这几年不仅仅是考研热,连带着考公也热。
人们一方面追求更稳妥的就业例如考公,另一方面也有人追求回报更大的可能性,例如考研,本质上这两者选择,其实都是在对冲风险,和今天的宏观经济相抗衡。
曾几何时,找工作并不是一个特别容易引起社会焦虑情绪的话题。
那时候人们还更多聚焦在如何面试、如何筛选公司等这类更通俗的话题上,但随着我国年均经济增速从10%慢慢放缓到5%,就业变成了一个更具备选择意义,而非技巧意义的问题。
是选择本科就业,还是考公、考研,这类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盖过了面试的技巧和能力,当时代变得更加具有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几乎一切认知,都必将推倒重来。
不考研当然可以找到工作,但时代在进步,年轻人也想要进步,一个群体想要进步这是好事情,宏观上的难,不代表也不意味着个体没有进步的空间。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大家都想进步,那么谁来承裁这一庞大群体的进步需求?
今天的市场,可能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