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当代普通大学的尴尬: 除了给学生印刷文凭以外, 几乎乏善可陈

其实如果观测最近十四年以来(从2010年开始计算),普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们会发现,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大学生来说,大学毕业后人生发展情况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运气一个是家庭助力。

当然本文说的是普通大学生,指的就是在过去十多年里,家庭很普通,而且读的学校也很普通的那种(因此985/211不在讨论的范围)。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在学历赛道的竞争者是一本及以上学历的群体。因此学历来看他们倒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而对他们来说,毕业后的生活,或许得看运气(比如碰巧遇到个机会去了个好单位,比如县城青年考了个公务员),或许看家庭(比如家里能够多给一些经济支持)。

如果运气不好+家里不能给一定经济支持的,那么,在社会上的生活也是很难的。其实此类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和过去很多年时间里,普通大学除了给学生发文凭以外,几乎乏善可陈。

1、技能培训

理论上说,绝大多数大学都是技能培训机构——尤其是二本。比如财会专业的毕业以后当会计,法学专业的毕业以后当律师、法务或者考司法类的公务员。至于工科的话,技能培训也就更明显了。但是现实很尴尬:那就是普通的大学(二本)所教育的技能培训内容,和现实很脱节——比如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的二本毕业生就抱怨:他们大学毕业后,想就业就得去培训机构专门突击学java,因为学校里教的内容和实践脱节,而且很多教师属于大学一毕业就留校,并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开发经验。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打算在学校里学到靠谱的技能,是没希望的。

所以说,技能培训作为绝大多数二本的主要“卖点”,其实也是欺世盗名的。

2、开拓眼界?做梦

当然很多家长和二本毕业生的特点是脸皮厚+无耻,虽然在大学里没学到技能,但他们学会了不要脸。比如有的大学生对于没学到技能不感觉丢人,反倒理直气壮:读大学是为了开拓眼界,是为了进入上层社会。

但是实际上,当代二本大学培养的学生,除了拙劣的做题(说拙劣是因为他们即便是在做题领域内,也没能考到一本的分数线)以外,到了大学以后,就是打游戏、看电影,在混日子的岁月里渡过四年时间。当然对于这些二本毕业生来说,可能他们理解的开拓眼界,就是看电影、打游戏——毕竟,如果他们真的开拓眼界了,也不至于在职场上处处碰壁,更不用毕业就失业在家啃老吧?

至于说读个大学就能进入上层社会就更鬼扯了——每年毕业的本科生数以百万计——比如最近几年,每年的新生代毕业生都一千万左右,就算六百万的专科生,也还有四百多万的本科生,每年四百多万本科生都进入上流社会?做梦呢?真以为喝几杯咖啡吃几顿西餐,就算上层社会的人了?搞笑。

3、结语

很多村镇青年读了个二本以后,在学校里,没学到真东西,反倒学会了虚荣,而随着他们进入社会以后,需要直面残酷的生活,于是他们开始了啃老之路、自欺欺人之路。当然,这些现象,教育也确实有责任:毕竟思想教育不到位,让他们虚荣,技能培训不到位,让他们除了眼高手低以外,没什么别的特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