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郝孟佳实习生聂陈昱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双一流’建设着力突出的国家战略导向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
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
“教育强国战略,核心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任少波表示,对于大学而言,只有把育人摆在办学的中心位置,源源不断培养出一流人才,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流大学,才能真正担起国家使命。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任少波提出,要做实思政育人,引导学生树立超越现实利益导向的价值追求和服务“国之大者”的强大使命感责任感,实现学生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要贯通培养和长周期育人,以更大力度探索优秀学生早期发现和选拔机制,完善本硕博贯通、长周期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在做实科教协同育人方面,高校要将优质资源挖掘出来并用于人才培养,鼓励学生更早更实地进入科研实践,让学生蕴涵的个性和潜能在大学阶段得到充分释放和焕发。
此外,高校还要做实产教融合育人,通过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源源不断地将学生输送到战略性领域和区域。
科学设置和动态调整学科专业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大学的水平。”任少波说,“高校需要清醒认识到,学科是否真正实现‘领跑’,关键在于学科有没有培养出具备卓越创新能力的学生、产出引领性原创性重大成果、解决国际前沿或重大科学问题等。”
在前沿学科建设方面,任少波强调,要围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需求,设置新型学科、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同时,要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避免出现低水平、重复性、同质化的学科布局或学科调整滞后于科技变革更新速度等情况。
谈及交叉学科建设时,任少波提出,要加快培育会聚型重大学科领域或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文理交叉、医工信交叉、农工交叉等。推进学科会聚研究、学术大师汇聚、交叉人才培养、重大科技攻关的贯通衔接,丰富学科交叉模式,加强跨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形成支撑学科交叉会聚的良好生态。
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在谈到如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融合发展,形成“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合力时,任少波表示,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战略属性,突出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伴随科技变革速度日益加快,教育内容滞后于创新实践的现象愈发凸显。”任少波提出,高校需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 的新要求,及时将世界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把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育人能力。
对于高层次人才参与教育教学不够与青年人才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并存的问题。任少波建议,高校要调动更多一流人才参与高水平教育教学、教材编撰、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等工作,精心做好学生成长为优秀科学家的引路人。
“实践证明,解决国家急需、担纲重大项目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途径。”任少波建议,高校应当遴选一批具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探索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模式,吸引更多的一流人才深度参与到核心技术攻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等“国之大者”上来,助力他们在成为战略科学家的道路上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