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遇到这样的学校, 劝你马上给孩子转学

作者系成都中学语文老师

民生教育无小事。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小则涉及一个家庭,大则涉及国家民族未来。因此,教育的议题,从来就不只是行业内部的话题,更是一个公共议题。面对各种教育现象,你是否也有话想说?

即日起,《红星教育观》启动公开征稿。无论是一些教育公共热点,还是教育行业话题,我们都十分欢迎你用文字的形式亮出你的观点,一起关心教育,观照时代。

稿件要求:题材不限,角度自选,观点鲜明,逻辑明晰,言之有物有理,即可。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为宜。

一经采用,稿费从优。

如有疑问,可文末扫码添加“小天老师”咨询。

实在是难以想象,2024年了,居然还有学校用“当众砸手机”的方式来管理学生私带手机到校的问题。

据多家媒体报道证实,3月11日,在湖南一所私立学校,一名男子用铁锤接连砸了多部手机,并丢入旁边的水桶。整个过程,有大量学生驻足观看。

在男子砸手机过程中,从视频背景音来看,似乎还有校方工作人员在宣读通报近期发现的存在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班级等。

有媒体记者联系到校方,校方是这样回复的。

“学校有规定不准带手机,还给家长发过几封信,家长也知道有这样的规定,且家长同意了。”

“我们个别生活老师觉得砸得好,没多想便在网上发了视频,没想到被一些博主借题发挥。”

“我们等于是杀鸡给猴看,告诉大家不能玩手机,也不能将手机带进校园。”

注意,这个回复不是普通工作人员说的,而是来自于学校负责人,但从内容来看,实在有些让人大跌眼镜。

第一,学校缺少基本的法律常识。

学校即使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一旦发现,校方是否就有权砸坏这些手机?

当然不行。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写得清清楚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很显然,手机是学生或家长的私人财产,学校当然无权侵占或毁坏。如果说学生私带手机是违规,那么学校砸坏手机已经涉嫌违法。

作为教书育人且天天要求学生“遵纪守法”的学校,行政团队法律意识可以如此淡漠,实在让人失望。

第二,学校缺少基本的教育常识和价值观。

注意这位负责人的这几句话。“生活老师觉得砸得好,就发到了网上,结果被人借题发挥。”

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说,叫价值观跑偏;从危机公关的角度,这几句话堪称舆情应对的“车祸现场”。

生活老师觉得砸得好,学校是否也认为砸得好呢?从后半句来看,学校显然是认可“砸手机”行为的,不然也不会怪网友们借题发挥了。

如果再结合后面“杀鸡儆猴”的说法,更是充分说明这就是校方的本意,目的就是在于震慑。

事实上,学生私自带手机进校,早就不是一个很难解的教育难题。以成都本地为例,十年前就有学校探索了手机储存柜、班主任代管等方式。除此以外,包括但不限于比如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的教育等等。

图源千图网

由此可见,面对中学生的带手机进校问题,校方的处理不但没有丝毫教育温度,也看不到任何教育智慧——明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学校偏偏选择了最粗暴、最不值得推荐的方式。

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懒政。

我们甚至可以合理地推测,在这所中学,分数是比人更高的追求。于是,在发现孩子们私带手机并可能因此影响中高考分数时,学校才会如此气急败坏甚至歇斯底里。

不但没了教育智慧和常识,甚至丢掉了教育的最后一点体面。

今年“两会”期间,有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校长金力。

在谈及教育改革和目的时,这位中国最顶尖大学之一的校长说:教育的目标从来就不应该是把人训练成做题家。复旦每年有3300个本科生毕业,作为校长,他最高兴的是,这3300个学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丝毫没有提保研率、就业率,而是强调他们在自己执掌的学校里成为了“不一样的自己”。同为教育人,格局与胸怀,高下立判。

网上也有不少家长为“砸手机”叫好。站在这部分家长的角度,似乎也能共情,毕竟,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化和低龄化,不少孩子沉迷手机,也让不少家长“苦手机难题久矣”,甚至也动过砸掉孩子手机的念头。如今有人出来做了这件事,让不少家长心里也是出了一口恶气,甚至如部分网友所说,“心里暗爽”。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当一所学校的追求只剩分数而不是看见每一个学生的时候,那份砸向手机的粗暴,也可能砸向每一个孩子,或者说砸向那些在学校看来不够努力、分数不够优秀的孩子。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堪忧的当下,这样的理念和方式确实令人细思极恐。因为由此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可能远不只是一部手机的损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