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马上评|又见“联名举报”, 师生关系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4月9日晚,北京邮电大学15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郑某存在师风师德问题,称郑某存在谩骂与侮辱、毕业威胁、实验全年无休、克扣学生劳务费;差遣学生长期代取大量快递,替其开车接送朋友、家人,去其家里打扫卫生等问题。同学们说,在巨大的身体压力和精神折磨下,部分学生出现了或轻或重的生理、心理问题。

北京邮电大学纪委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已经关注到了网上的举报,正在调查中,“一旦发现情况属实,会对涉事老师进行严肃处理”。

今年1月,华中农大11名学生联名举报导师黄某某,后者被查出学术不端;学生举报老师存在师风师德问题,更非孤例。这一次,举报内容再次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在相关新闻报道下留言跟帖,讲述自己的故事。有些网友的回忆是美好的,但也必须承认,某些师生关系的恶化程度,令人震惊。

很多网友表示,佩服这些联名学生的勇气。的确,这是一种很决绝的方式,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舆论场,集体公开举报意味着没有退路,不只是撕破脸皮那么简单,也可能是当事学生最后的办法、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学生不是向内、向学校寻求解决办法,而是诉诸于外、在网上公开举报,这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只能靠“联名举报”了吗?还有没有其他日常的、及时的反馈和修正渠道,而不是等到“群情激愤”“忍无可忍”了?还是说,那些日常渠道阻塞了,沟通机制失灵了?依赖网络声量维权,或许本身说明现实监督不足。

早在2020年,教育部就公布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以研究生名义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等“十不得”。

面对这“十不得”,各高校是如何具体落实的,被动还是主动,是提前预防还是事后介入?值得有一些深入思考和实质行动。比如,学校可以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对师风师德做一些日常性调研,保持和学生沟通相关问题的频次,对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前不久,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吕震宙走红,吕震宙的“亲力亲为”和一些导师把学生当成家丁,形成了鲜明对比。导师和研究生之间首先是专业关系、职业关系,当然也可以有私交,但这种交往应是平等的、有明确边界的。吕震宙和学生的关系也很亲密,那是专业负责的态度赢来的。

然而,还有一些导师却把自己的专业职权,异化成了家长式的权力。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异化,为什么职权能够被异化,这是更值得探究的问题。换句话说,正常的状态应该是,导师应为有“使唤”学生的想法感到羞耻和敬畏,而不是在导师提出不合理要求后,学生感到畏惧,无法拒绝。何以颠倒?

边界感、敬畏心,不仅要靠案例查处来建立,更要靠细密的监督制度和灵敏的反馈机制来建立。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林杰曾指出,“师生在年纪、资历、学识、资源等方面都不平等,唯一平等的就是人格。”一旦破坏了人格平等,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释放出的隐性冲突随时可能变为显性冲突。发展到“联名举报”的地步,症结就在于一些导师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我们传统印象中的、主流的师生关系,尤其是研究生和导师这种处于学业高级阶段的关系,应该是这样一幅场景:浓密的大树下,或是阳光明媚的草坪上,白发的先生面带慈祥,周边围着一圈笑容灿烂、眼里放光的学生……其乐融融,教学相长。这一切的美好,首先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上。

师生关系清清爽爽,学生才能心无旁骛搞好学习。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当然有赖于导师的个人品质和修养,但也离不开制度化的管理与平等氛围的营造。期待高校有更深入的作为,也期待所有导师能够认识到,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自己才能成就“师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