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理想大学,是家长的期许更是学生的心愿,但是平心而论,现在考好大学真的容易吗?从985、211到双一流,这些院校无一不是竞争激烈。
看似公平的背后,是有资源有背景的家长,把孩子生在香港甚至是国外,接受基础教育后以优惠政策考回国内名校,而对于那些只能靠自己的同学来说,考上好大学何其艰难。
当我们把目光放在名校毕业生身上时,往往忽略了那些只能考上二本院校的考生,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考上二本院校的学生就是不努力,张雪峰老师的一席话,为二本生证明,背后真相令人心酸。
张雪峰为二本生证明:考上二本,并非他们不努力,背后真相令人心酸
二本,一个说出来可能就会遭到嘲笑的称呼,笔者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晒自己的大学生活,评论区都是嘲讽一片。
有985院校的晒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好像什么都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也有人认为,二本院校的学生看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实际上就业还不如大专生。
张雪峰老师对于报考和院校的了解很透彻,近日发布了这样一则微博:考上二本院校是不够努力吗?并不是,有的人是因为学习态度,有的人是因为学习方法,有的人是不擅长做题,不能一概而论。
诚然,二本不如那些名校的学生成绩好,之后接触的资源和平台也有很大差距,其中很多二本生也容易走向毕业就失业的窘境。
但考上二本只是分数低,并不能一概而论,就说他们不够努力。正如张雪峰老师所言,成绩低可能是学习态度的问题,没有早早意识到分数对未来的决定性影响。
也有可能是学生没有在有限的 生活中掌握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有可能是因为学生不擅长做题,展开来讲,偏科也是导致很多学生努力但却与名校失之交臂的原因。
二本毕业生的机会有很多,考研、考公、进入央国企都是不错的选择
笔者认为,除了以上三种原因之外,还有地域和家庭情况的影响,以河南为例,该地区的同学升学压力较大,本地的名校资源比较稀缺,考出本省也不占优势。,因此往往付出更多的努力却只能考上二本院校。
也有学生家庭情况不如人意,比如那些身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家庭破碎的单亲子女,他们能接触到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也没有条件去补课甚至是购买基本的辅导资料。
但这些学生也足够努力,甚至在其他学生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时,他们还要为生活烦扰,在这种困境中挣扎考上二本的学生,我们怎么能说他们不够努力呢。
这些背后的真相,往往令人感到心酸,同时也提醒我们:分数不是判断一个人的全部标准,做错了题也不代表就做错了人。
不过对于二本生来说,未来也并非毫无希望,考研、考公,进入国企都是不错的选择,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因为高考永远不是人生的终点。
真正有眼光的院校,不会歧视二本考研的学生,考公、考编更是公平的竞争,三支一扶计划,也是二本生乃至大专生逆袭人生的好机会。
写在最后:
国企、央企的招聘,对专业、本科的应届生照样一视同仁,努力不会辜负你,所有的付出都会变成个人的能力,在将来的某一个节点,为改变命运做好铺垫。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