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推进全媒体人才培养! 这个论坛和毕设汇演在暨大举行

4月27日,由教育部融合新闻虚拟教研室、广东省融合新闻虚拟教研共同体主办的AIGC时代的融合新闻创新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同日,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2024届本科毕业设计答辩汇演举行。

立足实际,在毕业汇演中探寻“破”与“立”

当天上午,在毕设答辩汇演现场,暨大新传学院党委书记支庭荣致辞时指出,网新专业作为暨大新传学院向新媒体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改革先锋者的角色,学科交叉非常明显。他鼓励网新系师生在思维和认知上突破舒适区,激活交叉学科的最大创新力,将理论和实践深度结合、将“破”与“立”结合,实现专业的螺旋式上升发展。

本次汇演以“MakeorBreak”为主题,寓意着“立新”与“破旧”,象征着网新学子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要勇于打破陈规,以无畏姿态迎接挑战。

参与答辩的15个小组围绕社会公益、文化传承、家庭教育、科普指南、老年关怀五类题材,针对旧衣回收改造、无障碍环境建设、老年数字实践等具体议题,产出微纪录片、短视频、人物特稿、播客、数据报告、网站、口述史等多种形态的新媒体作品。

港澳非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是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循湾探源:港澳非遗传播计划》小组获得汇演一等奖,项目依托暨大新传学院和暨大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联合策划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港澳非遗传承难、传播难等问题,以青年视角给出创意性解答。通过实地走访和对非遗传承人采访拍摄,以“非遗+青年”和“非遗+新媒体”的跨界传播方式,将港澳非遗的独特内涵和国际形象融入现代生活。

《卸甲戎录物语:军旅旧物挖掘计划》小组获得汇演二等奖和最具技术含量奖。何文涛同学告诉记者,团队通过深入挖掘旧物中的军旅故事,将抽象的记忆和故事具体化。作品包含微纪录片、短视频、旧物分享小程序等多种形式,在多平台分发,帮助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进行旧物留存,促进社会对退役军人的理解与关怀。

《多民族童声合唱公益传播项目》小组以“7周”为核心时间,帮助7支民族童声合唱团完成7首歌曲的视频展演。陈烜婷同学表示:“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发现民族音乐的魅力,参与民族音乐的传播与传承。”

还有的小组以城市声音为媒介,探索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建构过程。《Young城yeah色:广州城市循声计划》小组获得三等奖和最具创新价值奖。项目以青年视角探索视听联觉的多形式作品进行传播实践,创新使用AI音乐创作、NFC芯片识别及新媒体技术,生动展现了广州夜间丰富多彩的声音景观。

学生们还关注到家庭育儿问题,尝试用青年人的思维和丰富新颖的传播方式提供解决方案。《“准爸爸”升咖计划——男性育儿的公共传播企划》小组通过与广州市妇儿中心合作,邀请四组家庭参与综艺录制,并推出微综艺、短剧、条漫等多种新媒体产品,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传播育儿知识,助力准爸爸们丰富育儿知识、转变育儿思想、承担育儿责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传学院副院长朱颖总结道,本次毕设汇演选题好、创意好、执行好、效果好、组织好,大部分小组在文字表达、数据处理、多媒体呈现等方面表现出色,部分小组还展示了出色的线下活动组织能力。

暨大新传学院网新系主任谷虹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提升作品技术含量,展现专业素养,加强与业界互动合作。

融合与创新,探索融合新闻发展新路径

论坛于下午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学界与业界的专家共同探讨AIGC技术在新时代下的教育革新路径和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暨大新传学院院长刘涛以《新闻采写》课程为例,从概况、建设方案、成效及未来规划等方面介绍融合新闻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刘涛指出,知识图谱作为将知识体系化、框架化的有效设计,是教研室的构建难点,也是未来要攻坚的重点。他希望在未来通过完善资源共享,联合教学实践,创新教材转化,打造智能化时代的教师共同体。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彭柳介绍,该院重视跨学科、跨媒介、跨业界的融合。如课程体系在文理工交叉方面做探索,在教学中强调智媒时代信息技术融合新闻生产场景,强调以联动任务和组队参赛的新考核方式推进跨媒介的全景沉浸式和现实场景化教学。此外,开设综合设计实验及多门课程进行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瑞华表示,媒体融合不只是技术叠加,更需要新的思维方式与认知理念,融合新闻教学也需要更新知识体系。他鼓励将融合新闻教学融入社会服务实践,以现实问题深化对融合新闻内涵理解。应以融合新闻作品为抓手,将科研、服务与竞赛等有机结合,以此培养全能型人才。

文丨记者陈亮实习生罗钰涵

通讯员洪玥林司徒颖琳黄炜彤张子健

图丨学院供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