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

一直补课和从不补课的孩子, 3方面差距显著, 小学家长尤其要注意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85后妈妈,我们那个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几乎没听说过文化课的课外辅导班,更别提父母给报班去上课外辅导课了。

可现如今,别说上小学的孩子了,就连上幼儿园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父母送进了各种文化课辅导班,比如“英语口语班”“幼小衔接班”等等。

比如,我邻居家的女儿可可,在幼儿园还没毕业的时候,就被邻居早早办理了幼儿园退学,送进了幼小衔接班,小学刚上一年级就因为数学成绩差,送进了数学补习班,小学三年级又因为英语成绩差报了英语辅导班,六年级因为幼升小,再次被送进了某老师教育,直到现在上初中二年级了,可可依然辗转于各个辅导班之间……

按理说,有了课外辅导班的“加餐”,可可的成绩就算在班里排不了前几名,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事实上,可可在上初中之前,成绩确实非常不错,虽然在班里排不上前十名吧,但一般也属于中上游的。

但辅导班对可可成绩提升的作用,好像到了初中就魔法般的戛然而止了。初一下学期开始,可可的成绩就开始逐渐下滑,最近甚至跌成了班里的倒数。

看着身心疲惫、成绩持续下滑的女儿可可,邻居深感担忧,也开始反思这种过度依赖课外辅导班提升成绩的办法,是否真的能够帮助孩子长期保持优异的成绩?

01 从不补课与一直补课的孩子,3个方面的差距很明显

学习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分数,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禾禾妈经过一番努力,查阅了大量资料,还询问了多位在教育系统工作的朋友,这才发现,从不补课的孩子与一直补课的孩子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差距一:学习兴趣和动力

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家长交钱给孩子报辅导班,目的当然是为了提升孩子的成绩,并且是效果越快越好,辅导班为了快速达到这个目的,只能简单粗暴的像给水桶灌水一样,把知识硬塞给孩子。

却不知,一味地硬灌、多灌,早晚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和厌倦,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而学校里的老师,对孩子的作用,更像是一根火柴去点燃一把火,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孩子内心对知识充满渴望,从而达到培养孩子持续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目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孩子因为过多的持续的上辅导班,而失去了学习兴趣,那成绩下降是早晚的事。

差距二: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孩子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缺乏这项能力的孩子,不仅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在竞争激烈的未来社会中,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辅导班的学习往往都是一对一,最多也是一对十几个的,老师有时间有精力也有动力帮助孩子安排学习计划,监督孩子学习进度。

但学校老师就不一样了,最少得也是一对一个班级,甚至一对多个班级,平时还有这样那样的工作要完成。

所以,学校的老师往往都是给孩子讲完课本内容,布置完相应的作业后,对孩子的学习就不过多的参与了。

时间久了,靠辅导班提升成绩的孩子,就会因为辅导班老师的过度参与,以及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从而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

差距三:心里幸福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其报告中指出:

“儿童时期的幸福感是他们成年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成功的基石。一个充满幸福感的童年可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长之所以给孩子补课,无非是期待他们成绩能有所提升,父母的期待以及长期补课占用孩子的娱乐时间,都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心理和学习压力,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降低他们的幸福感。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邻居家的女儿可可,自从她开始上小学,无论是周末双休,还是节假日,我在小区里众多玩耍孩子的人群中,就没见过她的身影,偶尔见她一次,她还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反观那些不补课的孩子,不仅没有这些担忧,而且还有更轻松的学习和娱乐环境,自然就拥有较健康的心理和较高的幸福感。

【最后写给家长的建议】

很多小学生家长,之所以给孩子报辅导班,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一是孩子某科学习成绩确实不好,需要提升;二是自己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周六节假日放到辅导班学习总比没人管好;三是看其他家长都报名,担心自家孩子被落下。

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无法意识到把孩子过早的、长期的送进辅导班,对孩子而言,也许并非一件好事。

因为这种做法,有可能导致孩子过度依赖辅导班,从而失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甚至导致孩子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最后希望看到此篇文章的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家长,都能在给孩子报辅导班前深思熟虑,权衡利弊,确保孩子真正有需要再报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