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研学游太随意, 急需监管立规矩

评论员张泰来

报名“名校游学”,连大学门口都没进去。号称多地研学,最终却困在郊区的酒店,啥也没干成。近年来,研学游火了,火爆背后,也呈现出乱象频发的状态,游而不学、学而不游等问题突出。

研学游从“修学旅行”演变而来,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形式,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研学游满足了学生的旅行需求,寓教于游的方式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研学游根本目的在于学,属于教育活动。种种乱象却让研学游变了味,背离了初衷。

总结起来,研学游乱象可以归结为“游而不学”和“学而不游”两种。

如今,一些旅游机构打着研学游的名义,提供的服务却风马牛不相及。他们只是将原有的旅游线路或夏令营换个名称,服务内容上“换汤不换药”,价格却比原来翻了倍。还有一些机构打着研学的名义搞培训。这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忽视了研学游的教育目的,赚钱成了唯一的目的。为了赚钱,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干出虚假宣传,欺骗营销、“倒卖”研学名额、购买资质证书等事。

研学游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校的助推。目前,不少学校设定了研学课程,在学期中的某一天或几天联合研学机构组织研学游。如此一来,研学游成了某种硬性的要求。即便家长不想让孩子参加,但往往也会出于“那么多人都参加了”“集体活动不参与不好”的考虑,让孩子参与。

不论是“游而不学”还是“学而不游”,都背离了研学游的初衷。名不副实的研学游,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加重家长经济负担,还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可能给学生人身健康带来潜在的危险。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研学游并没有明确的形式,也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教育部门、文旅部门都能监管,缺少明确的职责边界。如此一来,容易出现“不出事谁都能管,一出事谁都不管”的局面,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困难。

研学游是好事,办好了利于学生成长,也可以刺激消费提振经济。暑期将至,又到了研学游的旺季,面对研学游的种种乱象,是时候采取行动,给研学游立规矩了。至少,需要将研学游的形式和主管部门明确下来。

如此,才能确保研学游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