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儿子错哪了? ”11-4=7被打红叉, 妈妈质问老师后沉默在原地

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曾经接受过本科教育,认为自己在学习能力上具备相当的水平,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反过来指导老师的教学,指出其中的问题。然而,我们必须警惕过度自信。

毕竟,与专业教师相比,家长在教育上的角色更多是辅助学校教育,而不是主导。家长们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有些家长却本末倒置,过多地干涉学校的教学工作。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导致教育效果的减弱,还可能引发一些尴尬的误会和不必要的冲突。

“我儿子错哪了?”11-4=7被打红叉,妈妈质问老师后沉默在原地

专业教师经过系统的培训和长期的实践积累,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知识。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而家长虽然在某些学科上可能具备一定的知识,但毕竟缺乏系统的教育学训练和全面的教学经验。家长应该尊重教师的专业性,信任他们的教学能力,而不是频繁干预。

在学校里,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并告诉学生哪些题目做错了,错在哪里。这些都是教师的基本工作内容,也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有些家长因为自己也有一定的学识,时常会与老师较真,甚至对老师的判断提出质疑。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感到无奈和困惑。

有一天,一位母亲在辅导儿子作业时,发现了一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被老师标记为错误。这道题目是:“如果教室里有11盏灯,关掉了四盏,那么还剩几盏灯?”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还剩七盏灯。”

然而,这位母亲发现老师在这道题上打了红叉,于是她气冲冲地去质问老师:“我儿子到底错在哪里了?”

老师耐心地解释道,这道题目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用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答。题目并不是在询问亮着的灯有多少,而是要学生考虑教室里灯的总数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无论关掉了多少盏灯,教室里的灯的总数仍然是11盏。这道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跳出常规思维模式,结合实际情景进行思考。

这种题目确实有些特殊和小众,但在小学阶段经常会出现。其目的在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不拘泥于惯用的思维方式,更加注重题干的细节和出题人的真实意图。通过这样的题目,学生可以学会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准确地回答问题。

例如,之前有一道数学题也引发了许多家长的吐槽:“9 + 9 ÷ 3,结果是多少?”许多人一看到这个题目,直接按照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得出的答案是12。然而,老师却指出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注意到计算的顺序问题。

这道题目实际上是为了锻炼学生按照正确的数学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然而,老师在解释这道题目时,强调了另一个重要的细节:题目的叙述顺序和如何正确理解题干。

老师指出,这道题目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醒学生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出题人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题目可能是为了让学生按照自然的阅读顺序进行计算,而不是按照传统的运算规则。应该先算9+3再除以九,所以最后的结果应该是9又1/3。

家长们不要对自己的学识过于自信,有些题目并不是学识高的人就一定会做对

这类题目重在思考、细心以及情境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遇到这种题目的时候,家长们可以借机给学生提个醒,告诉他们即使这种题目错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其中的教训一定要记住。

学生可以学会在解题时不仅仅依赖于惯性思维,而是要仔细分析题目,理解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该注意这类题目的比例,等到学生上初中和 的时候,这种题目的意义就会更加凸显出来。因为在小学阶段经历过这些“被出题人耍了一次”的经历后,学生会逐渐学会如何在面对字数多、信息复杂的题干时,仔细斟酌出题人的意图,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

这种能力在中学阶段尤其重要,因为题目的复杂度和信息量都会大幅增加,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才能准确解答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