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不比不知道: 何祚庥仅一年就发表11篇论文, 张维为却只查到1篇博士论文

6月8日,一向“以证据服人”的知名博主——“JIM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深度调查:何祚庥院士的“论文”与张维为教授“论文”谁真》的文章,对何院士与张教授两人发表过的论文,进行了检索查证,而对比之下的结果,有点令人瞠目结舌,真可谓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了。

此前,网络之上,对97岁的何祚庥院士予以质疑的声浪也不小,这些人妄称何院士不懂物理、没有学术论文云云。且加上何祚庥多次批评张维为教授“讲空话”、讲“最虚伪的话”,更是引发了“豆奶粉”们的疯狂攻击。

相反,作为“流量爱国表演艺术家”之一的张维为教授,反而支持者要比何院士还多——但是,从JIM博士的深度调查看,却完全反转了人们的看法。

据JIM博士的调查结果显示,何祚庥以英文署名 “Tso-Hsiu Ho”在国外发表论文。只是因何院士参加“两弹一星”研制期间的工作是保密的,所以其学术论文高峰期,是在1974-1994年这20年,其中1984年,其论文产出量最高,这一年就发表11篇论文。在英国物理学会能查到何院士发表的15篇论文,其中有9篇,是发表在《理论物理通讯》上。

而在参加“两弹一星”研制前——即留学苏联期间,何祚庥还在俄罗斯科学院的《实验和理论物理》上,发表了4篇核物理论文。

再看看张维为教授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情况吧:据JIM博士查证,他只查到张维为1994年的博士论文;2000年时,则是将这篇博士论文整理成书发表;2000年后,JIM博士只查到德国出版社wiley刊登的“张维为和福山论辩”之《中国模式》英文文本。

……

张维为学的是外语专业,其翻译功夫当然了得——他也因此做过国家领导人的翻译,这是其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后,他就慢慢变成了纵谈阔论国际关系、中国发展等的综合性问题专家、教授了。

但从JIM博士的调查中,可知张维为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几乎难见,这似乎就可以明白,为何他的很多谈话、演讲会受到质疑了:专业性不强,应是其中的一大缺陷!

有人或会说:像JIM博士这样“扒皮”张教授,是对“爱国学者”的不尊重,所以,张维为才会亲自下场发表长文,将质疑他的人骂成“公知”、“境外反华势力”、“1450”、“第五纵队”、“恨国党”、“远程殖人”等“标签化敌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此前,先是有人因国务院的网站上,以及一篇纸媒上,都出现了“瑞士学者张维为”的字样,因此质疑张教授“是不是拥有瑞士永久居留证?”

在不久前的马来西亚大学演讲时,又有当地“不讲武德”的学生,以此问题令张教授现场尴尬后,张维为也在后来的长文中,顾左右而言它地称“从未见过瑞士永居证啥样”,然后,就是将六大“敌人标签”,唾上口水,贴于质疑者的脸上。

但张教授越是貌似破防般抹黑质疑者,质疑者越是来了精神,他们很快就搜到此前张维为的演讲中,曾亲口说过“在国外买过地、购过房”。

此后,又有人查出,张维为竟是瑞士一野鸡大学的应聘教授,现在,JIM博士还查出这位瑞士某“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教授,竟然只有一篇博士毕业论文,而没法查到其他论文——显然,人们对如此“教授”,就会有了更多质疑。

事实上,一个人没有论文,就不能成才,就不能当学者,就不能成为教授了吗?——古人云:“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成为教授也有可能。

但是,人们真正“扒皮”张维为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一些“浮夸式”言论:

比如,张维为公开力挺的“中国清场式遥遥领先”;还有他称“瑞典加入北约,北约却变得更弱了”;以及“中国贫困户有地有房,有三菜一汤,比其他国家生活好多了”;更有“越是崇尚新闻自由的地方,人越无知,美国就是典型”;还有“基尼系数作为西方标准,不能准确地适用于中国了”等等……

现在,作为一个以“讲好中国故事”而出名的教授,张维为替中国“维维道来”,本是好事,大家也应予以支持,但是,像此类过度夸张的表达,是不是就有点过了呢?

特别是其力挺的“中国已遥遥领先”之类浮夸语言,也透露出一种熟悉的味道吧?——对,那就是像极了当年的“浮夸风”时代!

JIM博士在“深挖洞”的时候,还同时扒出张维为原来与司马南、张捷、卢麒元等大V,都是曾聚集于“四月网”的一批作者。

而“方向盘极致左打”,则是这些人的一大共同特点,这样看来,对于张维为的表达特点、成名原因,是不是就不会让人感觉太过惊讶了吧?

中国确实在不断进步,我们的经济被称作“世界第二”也基本是事实,所以,夸赞中国的发展成就,一点都没有问题。

但是,只是别忘了一条——“实事求是”,那可是我们的一大原则和法宝啊!

实实在在、真真实实地讲好中国故事,才是根本,相反,过度浮夸式的观点与语言,只会适得其反,且这类“浮夸风”时代的余毒,必然令国人非常反感,且还会给国家发展带来真实存在的恶果!

所以,对于张教授而言,其当然是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否则,何来一堂课18万元?也不会混到今天这般名利双收的地步,但是,面对人们的质疑,张老师还是应该考虑两点:

一是不要做言行不一的“两面人”、人格分裂者;二是将“事实求是”贴在自己的心窝里,而不是谁敢质疑我,我就将其骂成无数“反贼式”的标签化人物——制造这样的标签随意乱贴,只不过是弄虚作假、浮夸做作者更为心虚的表现,其连“纸老虎”的效果都达不到,又岂能吓退和说服有理有据的质疑者呢?【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