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近代中国大学的“天花板”: 仅办学9年, 却出了316位开国将帅

说起近代最出名的军校,很多人会想起广东的黄埔军校,的确黄埔军校培养了很多高级将领,就连周总理都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

而今天给大家介绍这所学校跟黄埔军校不同,它教学条件简陋,但是越办越大,从中走出来的将领占了共和国的半壁江山,而它也可以说是现在国防大学的前身。

这所学校就是“抗大”,它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军大学。1936年5月,毛泽东提出要建立一所跟黄埔军校一样的大学,而学校教育长人选问题上,特地提名罗瑞卿。因为罗瑞卿在当时特别有号召力,所以他是不二人选。

在这所大学,是没有固定的办学地点,学生要打着背包上课,以应对随时爆发的战争。而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堪称雄厚,毛泽东为学员们讲哲学,周恩来与学员们谈指挥,朱德和学员们一起打球。

1937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跟随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并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这也就是抗大的由来。

根据记载,抗大招生8期。除总校外,还创立12所分校,一个特科队,5所陆军中学和一所附设中学。

十二所分校的校长都是杰出的军事领袖,例如抗大第五分校校长就是开国元帅陈毅,抗大第三分校校长是开国大将许光达(黄埔军校五期生),抗大第六分校校长是开国中将刘忠。

抗大的一期学员共计38名,大多是红军军级、师级干部,二期就上升到2700多人,第四期就有了5562人,并不断扩大。

正如军事专家徐焰这样评价:抗大抗大 越抗越大。

抗大还有一个特点,它不仅是一所学校,同时也是作战部队,只要人民有需要,学员们就可以直接被拉上前线,参与战斗。

抗大仅仅创办了五周年后,就让敌人闻风丧胆,侵华日军驻华北总司令冈村宁次曾说:“宁肯牺牲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宁肯牺牲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

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阳明堡大捷,一夜击毙日军100多人,炸毁日军飞机24架;黄土岭战斗,一举歼灭日军900余人,击毙名将之花阿部规秀,震惊中外。

1955年第一授衔中,曾在抗大担任领导、教官、学员的将军就达316人,其中元帅7人,大将8人,上将26人,中将53人,少将222人。毫不夸张地讲,抗大撑起了共和国的半壁江山。

抗战胜利后,抗大也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抗大总校迁往东北,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新中国建立后迁入北京,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防大学。

抗大虽然离开太行山已经半个多世纪,但是它的精神永存,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