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成绩已经出炉了,志愿填报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
高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能否如愿以偿考入理想的大学,直接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此,家长和学生都是殚精竭虑,耗费了无数心血。
然而,教育部最新规定,其中3类学生注定无缘高考,即便分数优异也是徒劳。
做为父母,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三类中的任何一种,那可就要三思而行了。
01
第一类:非高三应届毕业生
如今的高考制度是"应试教育"的代表,不少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疯狂加载。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惜在初中阶段就启动"冲刺"模式,开始预习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课程。
很多孩子,从小就被父母逼着学这学那,让孩子在升入高一时就完成了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所有科目的学习。
一些孩子甚至打着"提前锻炼"的旗号,高一高二年级就报考了高考。
不过,教育部对此可是严令禁止!
根据最新规定,未就读高三的学生,一概不能参加高考。
哪怕成绩曾突破去年高考最高分数线,也必须等到当年毕业后才能报考。
否则一经查实,将被取消当年高考资格,并延期一年后才能报名。
近几年曾有不少学生试图在高一高二年级就提前"体验"高考。
导致场面一度失控,给高考工作带来极大麻烦。
此番教育部亮剑,恰恰是要遏制这一乱象。
毕竟高考作为全国统一考试,名额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如果被浪费在那些"临时突击"的无谓提前参与者身上,无疑会影响高三应届生的正常权益。
提醒家长们,决不可自作聪明地让孩子"临时抱佛脚"。
否则即便你宝贝孩子已是"高足"学有余力,也会白白浪费了高考资格。
毫无疑问,这是在孩子人生道路上罗织了一个大大的"绊脚石"。
02
第二类:已获大学学籍
近年来,越来越多考生对高考录取结果产生了一种"价格歧视"的怀疑。
很多高分考生深感"白白荒废了自己的宝贵智慧",坚信自己应该被更好的大学录取。
部分学生家长也是如此,对孩子目前的录取学校和专业"不太满意"。
他们开始盘算,孩子获得的学籍还没正式生效,是不是可以和"后浪"再拼一次高考,以便获得更好的大学和专业?
这无疑是一种不理智和失之过矩的想法。
任何一间高校的招生录取名额都是有限的,而且往往早已拥挤不堪。
如果准备通过"重新高考"来瓜分别人的名额,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极大挥霍和浪费。
教育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对拥有学籍的学生予以了严令:
他们无权再次报考高考,否则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考试资格。
很多家长和学生常常陷入一种错觉,认为自身条件还远远不够理想,必须要攀求更高。
其实稍一冷静就能意识到,将就是人生的常态,人无完人,条件也是如此。
既然已被大学录取,就应心怀谦逊,好好把握机会,将精力集中在今后的大学学习和人生规划上。
而不是人为制造麻烦,给社会和别人带来额外负担。
03
第三类:触犯法律正在服刑
高考是中国最让人心潮澎湃的盛事,每年都有大量青春年少的孩子们蓄势待发,做着最后的冲刺。
可偏偏在这个重要的阶段,一旦发生违法乱纪行为而入狱服刑,那高考之梦就真的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了。
说到违法,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那些青春期格外叛逆的孩子。
一次次在校斗殴事件或是聚众滋扰治安的时有发生,都源自于他们的一根筋化了的叛逆心理。
有些孩子确实曾误入歧途,被法律处以有期徒刑,但朝夕之间并非他们就抛弃了理性,弃暗投明也未尝不可。
只是在服刑期间,教育部规定他们是绝对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
需要等待全部刑期从宽减刑结束后,才能重新报名。
这也是出于公平和严肃性的考虑。
毕竟作为社会公共秩序和利益的破坏者,若不严加惩戒,反而会使其他守法公民对高考制度产生动摇。
同时,高考考场也要为每一名参与者提供良好环境,而入狱服刑者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
世界在变,法制在完善,做为父母也务必要时刻提醒子女遵纪守法,谨小慎微。
一旦有过错犯的轻微罪行,也要主动向学校和教育部门如实说明,以免贻误高考前程。
04
家长们一定要谨记教育部对高考资格的这三点规定,切不可自作聪明钻空子。
保持清醒头脑,让孩子高考一路顺风顺水,才是上上之策。
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活,何必给自己和孩子制造无谓的困扰呢?
与其墨守成规,不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孩子的现状,好好地鼓励和引导他们继续向前。
毕竟,路在脚下,幸福也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