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日益临近,各大院校陆续展开特殊类招生工作,教育部也适时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为各大院校的招生工作做出规范性要求。
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对外语类保送工作进行了重大调整:
“高校招收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专业范围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倾斜力度。2024年起,除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继续招收一定数量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安排在英语语种相关专业,其他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均安排在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严禁高校以保送生招生形式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的学生录取或调整到非外语类专业。”
换句话说,以后英语专业保送生的数量会减少,小语种保送生的数量会增加。
根据新规要求,全国47所招收外语类保送生的高校中,人大、天大、武大、华科、西交、中南、华工、川大、重大、成电、湖大、东北大、西电、南师大、东师大、西政、港中深等17所高校将直接不再招收保送生,剩下的高校除了北外、上外、外交学院3所学校不受影响外,其他27所高校砍掉英语专业保送后,均将大幅缩招保送生。这对于全国16所外国语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但对于小语种的“真爱党”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
收紧英语专业保送招生,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经过近40年的全民英语教育后,我国已经培养了大量熟练英语的人才,这些人才为促进国家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英语国家不再那么强势,崛起了很多新兴的非英语国家,是我们“走出去”扩大“朋友圈”的重点对象,我国也因应自身发展需要和全球国家变化,适时推出“一带一路”建设,这时候小语种人才培养的需求就产生了。
那么,目前哪些小语种专业最吃香,主要使用范围和领域是什么、又有哪些院校比较强势?我们一起来看看。
1、法语
法语是是联合国6种工作语种之一,是除英语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与英语一起是国际奥委会两大正式官方语言,因法语语法严谨,国际上很多重要的文件都用法语书写,联合国更将法语定位第一书写语言。
除了法国本土之外,法语是很多非洲以及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因为这些国家以前是法国的殖民地。
学校推荐: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
2、德语
德语是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博尔扎诺自治省、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和瑞士的官方语言,是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
德语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机械等精密制造领域对德沟通与交流。
学校推荐: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
3、俄语
俄语是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母语使用人数和第二语言使用人数的第四大语言,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
俄语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俄罗斯联邦及部分前苏联国家的沟通与交流。
学校推荐:黑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4、日语
日本科技领先、名企众多,大量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提供了大量的日语专业人才需求。
同时,日本动漫行业发达,对于ACG相关的物件,也就是对于动画、动漫、游戏的相关的物语,日语几乎是唯一的用语。
学校推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
5、意大利语
意大利语是意大利、梵蒂冈和圣马力诺的官方语言,因听起来十分优美动听,被誉为艺术的语言,富有音乐感的语言。
学校推荐: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全球范围内讲西班牙语的国家有20多个,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有近4亿人。欧洲、美洲等不少国家用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
近几年西班牙语升温很快,就业行情持续上涨,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
学校推荐: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
7、葡萄牙语
葡萄牙语就业主要面向非洲使用葡萄牙语的国家,随着我国对非交流的加大,目前葡萄牙语的毕业生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目前葡萄牙语专业堪称就业情况最好的“小语种”专业,平均薪酬水平是其他小语种望尘莫及的。
学校推荐: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8、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现为18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乍得、坦桑尼亚的官方语言之一,同时也是联合国、非洲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之一。
阿拉伯语是一门宗教色彩比较浓厚的语言,发音比较难懂、语法比较复杂、句子比较长,而且书写方式与我们相反,是从右往左的。
学校推荐: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