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有很多人说,河南的 历史在全国也是排得上号的,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国立河南大学,被拆分得支离破碎,十分可惜。在鼎盛时期的河南大学,甚至可以比肩清北,在全国可以排进top5。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就带着大家扒一扒在民国时期的河南大学,究竟是什么水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民国正式建立。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对教育这块是非常重视,连续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目的就是为了将清末封建教育彻底改革。为了发展 ,政府将全国划分为六个学区,每个学区设立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同时也是学区内的最高国立学府。这六大学区分别是:北部北京、南部广州、东部南京、中部武昌、西部成都、东北部沈阳。北京学区拥有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广州学区拥有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学区拥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武昌学区拥有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学区拥有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沈阳学区则有沈阳高等师范学校。
有人会问,为何每个学区的最高学府是师范院校而不是其他工科院校?很简单,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局势不稳,急需一批拥有进步文化的知识分子来传播思想的种子,教师很好地充当了这个角色。
可以说,六大学区从民国时期到现在,基本上承担了该区所有省份的经济、文化、高教。即使1952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这六大学区依然保持着高校的强势地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民国时期,河南省就是一个 的穷省,一直都是。
1928年之前,民国以“国立”命名的大学,只有下面这几所:
1 广州:国立中山大学
2 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3 上海:国立劳动大学
4 上海:国立同济大学
5 杭州: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6 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后在广州重建)
7 武汉: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1928年-1938年,以“国立”命名的大学有:
8 北京:国立清华大学
9 北京:国立北京大学?
10 青岛:国立青岛大学
11 四川:国立四川大学
12 西安:国立东北大学(迁至西安)
13 湖南:国立湖南大学
14 厦门:国立厦门大学(由于经济困难,陈嘉庚请求国民政府收为国立)
15 广西:国立广西大学
16 贵州:国立交通大学
17 云南:国立云南大学
18 陕西: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这个时期的河南大学,还不是国立,一直叫省立河南大学。国立大学和省立大学的区别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无论是学校实力还是办学经费,甚至是社会地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究竟这个时期的河南大学是一个什么水平,可以从官网给出的河南大学前身一窥究竟。
河南大学的前身是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帮助留欧美学生过语言关的学校,充其量相当于新东方、疯狂英语之类的外语培训机构,怎么能跟国立清华、国立北大相提并论呢?
从1930年被命名为省立河南大学到1942年命名为国立河南大学,12年期间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国立师范学院、国立浙江大学迅速崛起,甚至包括当时的省立重庆大学,都要比河南大学好。这一点可以从民国29年(1940年)各所大学第一志愿报考人数排名来确认,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等。
而当时河南的独苗河南大学还是省立大学,排在第33位。
所以,从历史上看,河南在民国时期其实是一个高教穷省,名副其实的。跟六大学区相比,作为中原第一省份,河南不占任何优势。
很多人也抱怨,说河南省高校资源匮乏,河南高考生要想考个大学真的好难。这其实也只说对了一半,河南省的高等学校总数量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并不落后,但如果按每千万人拥有高等院校的数量看,河南确实落后了,排名倒数第一,仅为8.94。另外,河南考生想要考一所好大学,确实也难了点。
同时,河南人民对一所好大学的渴望,是任何一个省都比不了的。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的金字招牌,近些年发展迅速,一直都是211里面的第一档院校,全职院士人数比一些中下游985院校还多,一些指标完全就是985级别的,而且未来会更强。河南的教育总经费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排名全国第四,而且仍然保持超高增速。
因此,与其纠结当年的河南大学是不是民国强校,是不是跟清北比肩,是不是更应该着眼于当下与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