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湖南患癌女教师的最后日子: 坚持送60名学生上重本, 逝后师生才知

2019年11月19日上午,娄底市45岁患癌女教师戴晓冬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告别了她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还心心念念的65个学生。

这位坚强的人民教师在生命最后的3年里面,将所有的精力与心血都注入到双峰中学571班级的65个学生身上,最终将60名学生成功送进重本。

那么,戴晓冬短暂而又辉煌的教育生涯到底是怎样一番情景?

身患癌症仍旧坚守课堂的她,背后又在忍受着何种痛苦与磨难?

因家贫投身教育事业

戴晓冬,1974年出生于湖南娄底的一个贫困家庭。

14岁那年,父亲突发意外离开了人世,只剩体弱多病的母亲带着她和两个年幼的弟弟生活。

作为家中的长女,戴晓冬自小就有很强的责任意识,父亲的去世更是让她主动和母亲一起肩负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十几岁的年纪,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享受着父母的疼爱时,戴晓冬已经俨然一副家长的做派。

平日里不光要照顾两个弟弟的生活起居,还要帮助母亲料理家务事。

倘若碰到母亲生病住院,戴晓冬每天更是要在医院、学校、家里三头来回跑,照顾一家人的生活。

母亲看着小小年纪就如此辛苦的女儿,也常常心疼地流下泪水。

可面对这样的家庭状况,除了让女儿分担一部分重担,别无他法。

好在戴晓冬的两个弟弟很听话,也非常心疼姐姐,平日里基本上没让戴晓冬操过心。

高考时,戴晓冬以绝对优异的成绩过了重本线。

原本她可以去一所很好的大学读书,可是考虑到家里的情况,她最终选择了本地的一所师范类学校。

因为师范类学校可以公费读书,而且学校距离家近一些,也方便她时不时地回家照顾母亲和弟弟。

虽然是生活所迫选择读了当地的师范学校,但戴晓冬对于教育事业却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然而家庭原因让她读书时经常三天两头缺课、请假。

她的班主任了解到了她家里的情况后,非但从没有怪罪过她,反而经常把戴晓冬叫到办公室,单独给她补上落下的课程。

平日里,这位老师也会经常去戴晓冬的家里看望一家老小。

正是这位老师对戴晓冬一家无微不至、超越师生的关爱,最终感化了戴晓冬,使她发自内心要做一名人民教师,将自己收到的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毕业之后,戴晓冬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被推荐到了当地著名的双峰中学任教。

就在她准备在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大展身手时,家中却突然传来噩耗,母亲去世了。

随着母亲的离开,戴晓冬彻底失去了依靠,从此以后她就是这个家庭唯一的支撑。后面的几年时间,戴晓冬殚精竭虑,靠着手头微薄的工资供应大弟弟读了大学,紧接着又为小弟弟攒下成家立业的家产。

可以说,戴晓冬的前半生一直在为这个家庭操劳。

随着两个弟弟开始走向自己的人生,戴晓冬也终于从家庭的重压脱离出来。

不久后,她与跟自己相恋已久的男子谭朝延结了婚。

另一方面,脱离了家庭的桎梏,戴晓冬也终于可以在教书育人这件事情上大展拳脚。

身患癌症仍然坚守课堂

“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平易近人”,这是戴晓冬的学生和同事给予她的评价。

在双峰一中执教的这些日子里,戴晓冬不论是当班主任还是做任课老师,她总是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服务。每天早自习她比任何一位同学来得都早,晚自习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学生们不管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上的挫折,她总会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

“戴晓冬老师讲课生动,平时也非常和蔼可亲。”

这是她的学生们对她的评价,也正因如此,戴晓冬老师是学校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不过,戴晓冬的教学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双峰一中有不少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之前从没有接触过英语,对英语也没有太大兴趣,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甚至不敢开口。

戴晓冬在了解了班级同学的情况后,创新性地在班级里为同学们播放英语歌曲、英语电影,与大家玩一些英语单词接龙、英语诗歌朗诵的小游戏。

通过这些潜移默化和深入浅出的教学,成功激发了很多人对于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了内心对于英语的恐惧。

在第一次执教高三时,戴晓冬也显得尤为紧张。

她对同事说道:“高考是决定孩子们命运的一次考试,一想到这么多孩子的命运交到我的手上,我心里就忍不住地紧张。”

而她克服紧张的方法也很实在,那就是疯狂地备课。

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戴晓冬在家里没日没夜地梳理高三的知识点,将所有知识、考点背得滚瓜烂熟,做了上百套高三模拟卷。

所幸,戴晓冬的努力没有白费。

凡是她所任教的班级,在同级班级中总是名列前茅,每年高考她所任教的班级也总能屡创升学率新高,她因此屡获学校的嘉奖。

这样一位教学能力突出、深受学生爱戴、工作尽心尽力的教师,本是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没想到的是,2015年天降厄运,将戴晓冬的生活和人生击的粉碎。

2015年戴晓冬在体检时查出卵巢囊肿,随后进行了手术治疗。

可手术没多久她的身体再次出现问题,腹部经常会无缘无故出现疼痛。

戴晓冬以为是手术留下的后遗症,为了不耽误工作就拒绝了丈夫去医院复查的提议,甚至还忍受着身体的不适接下了双峰一中571班班主任的位置。

然而到了2017年,戴晓冬身体的不适已经不允许她再拖下去,只能去医院接受治疗。

可检查结果出来之后让戴晓冬和丈夫大惊失色,她患上了直肠癌,并且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

丈夫谭朝延赶紧把她带到了北京进行详细的检查,结果同样不容乐观。

北京的医生甚至委婉地向谭朝延透露:“你妻子的病情比较严重,你们最好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戴晓冬自己也察觉到了病情的严峻,意识到自己可能时日无多。

“是就此躺在病床上,接受众人的怜悯和同情?还是回到自己最热爱的教育岗位,陪伴孩子们走完最后一段路呢?”戴晓冬这样想着。

很快,她就做出了选择,“既然终究要走向死亡,那为什么不能笑着面对?就算离开,我也要笑靥如花。”

就这样,戴晓冬选择了出院,一边工作一边利用节假日到医院接受化疗。

当然,她选择回到学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她放不下571班的65名学生。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面,戴晓冬瞒着学校、学生、老师,每天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上课,每周周末和节假日跑到长沙、北京等地接受治疗。

期间,戴晓冬还经历过6次大大小小的手术。

虽然戴晓冬隐瞒得很好,但学校里的师生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

不过他们只知道戴老师做了手术,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想过眼前三尺讲台上的老师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由于化疗,戴晓冬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化疗后遗症,脱发、头晕、手足溃烂,但是她坚持不下课堂。

因为不能正常排泄,她的身上插着两根引流管,腰间绑着两个引流袋,手臂上还残留着化疗用的针头装置。

为了掩饰一身的病状和“装置”,即使是在炎热的9月天,戴晓冬也坚持身穿长袖宽大裙子。

每次上课前还要仔细整理自己的仪表和妆容,掩饰脸上的憔悴与苍白。

到了后面,由于身体实在过于虚弱,戴晓冬不得不坐在椅子上给学生们上课,常常说完一段话就要大喘气几口。

就是抱着这样的身体,戴晓冬最终坚持将571班65名学生送上了考场。

2019年6月,亲眼目送学生们走进了高考考场,戴晓冬终于放下了一直提着的心。

最终,571班65名学生中有60名都过了国家重本线。

然而,戴晓冬自己却很快因为病重而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就在这时,丈夫谭朝延却接到了一项任务。

谭朝延作为双峰县市管办的一名扶贫干部,常年在全省各处贫困单位奔走。

妻子病重的这几年,他同样没有停下手中的扶贫工作,节假日陪伴戴晓冬化疗、手术,工作日就重新返回扶贫战线。

2019年9月单位领导再次给他派下任务,让他去青树坪镇光辉村进行驻村帮扶。谭朝延眼看病床上的妻子日渐衰弱,内心非常纠结,便将实情告诉了妻子。

戴晓冬一听,立马急得坐了起来:“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你必须去,我不拖你的后腿。”

看着病床上憔悴但却坚定的妻子,谭朝延红了眼眶,最终还是接受了组织的任务。

不过,在后面几个月的工作中,戴晓冬每每要进行化疗或者手术,谭朝延都会请假返回,始终守在妻子的身边。

10月中旬,谭朝延在妻子进行一次化疗后,带着她走出医院散心。

两人路过一家婚庆介绍所,戴晓冬停下了脚步,对丈夫说:“等我走了以后,你就重新再找一个,一定要找一个对你好的才行,我不想你一个人孤独终老。”

说完就拉着谭朝延走进了介绍所,最终谭朝延发了脾气才将这事搁置下来。

后来,随着戴晓冬病情的加重,谭朝延不得不频繁地请假回来。

这事引起了领导的训斥和不满,因为他们也不清楚谭朝延请假到底是要做什么。

11月15日,为了让丈夫安心外出工作,戴晓冬强烈要求出院,以安抚丈夫的担忧心情。

可到了11月9日凌晨,戴晓冬的身体开始急剧恶化,各项指标出现异常,人已经高烧休克、神志不清。

谭朝延守在床边,一边给她喂药一边叫她的名字,一个小时候才恢复了意识。

早上4点,戴晓冬高烧再起,再度陷入休克,直到7点才醒过来。

谭朝延给妻子做完日常护理后,叮嘱自己姐姐好好照顾妻子,便再次奔向了光辉村。

上午十点,正在走访贫困家庭的谭朝延突然接到了姐姐打来的电话:“快回来,晓冬要不行了。”

谭朝延的眼泪当场流了出来,旁边市管办的主任这才了解到谭朝延一家的处境,并且赶紧开车将他送回了家里。

一路上,主任一边安抚谭朝延的情绪,一边向他道歉:

“朝延,你受委屈了,要是知道你妻子的情况,组织上说什么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给你布置任务的。”

不过此时的谭朝延已经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一心只想赶紧回到家里。

当谭朝延赶到家里时,戴晓冬还剩下最后一口气。

在丈夫的陪伴下,戴晓冬于当天10点38分彻底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

追悼会上众人寄托哀思

当天中午,一条戴晓冬老师病逝的消息传到了双峰一中的工作群,传进了571班级所有学生的耳朵里,传遍了戴晓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这时候,所有人才了解到戴晓冬这几年的经历和遭受的磨难。

11月22日,戴晓冬老师的追悼会在双峰县殡仪馆举行,双峰一中众多师生和家长自发前来为她送行。

追悼会上,学生们追忆说:

“消息来的太突然了,当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对我们571班来说,戴老师就是父母,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生导师。”

“今年六月份的时候,我自己填志愿有点拿不准,就打电话求助戴老师,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事后她还托人帮我打听。昨天我才知道当时她是躺在病床上为我做了这一切。”

前来参加吊唁的同学们互相诉说着一件件戴老师生前的温暖之举,引得众人纷纷泪如雨下,也让学校的老师们回想起与戴老师共事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我看到消息后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腿软到站不起来。那个经常一起散步的戴老师不在了,那个经常在工作上帮助我的前辈不在了。”

戴晓冬的同事兼邻居廖蒲娥说:

“我去年就知道冬子患上癌症的事情,她找我帮忙联系北京的一家医院,对我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向外界透露,还说自己已经快要康复了。我知道她向来要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但不知道她竟然能要强到这个地步。”

同为英语组的老师彭辉说:

“她真的是太傻了,告诉我们能怎么样呢?她为什么就不能向我们求助求助?为什么不向学校提提要求?”

双峰中学校长毛果明在追悼会上发言:

“她热爱()教育事业,独自承受病痛的折磨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从未向同事、朋友提及,从未向学校提任何要求,其赤诚如斯、坚强如斯,平凡如斯、伟大如斯,令人肃然起敬。她对教育的忠诚、对工作的敬业、对学生的热爱、对家庭的负责、对老人的孝敬、对女儿的关爱、对朋友的坦诚,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当然,戴晓冬的离世最伤心的莫过于她的家人。

现场戴晓冬的弟弟戴小文满脸疲惫,泪痕未干,多日的不眠不休使他的精神已经疲惫到了极点。

他说:“姐姐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还没有享一天福就走了,是我们两兄弟对不起她。”

戴晓冬正在读大学的女儿谭朴璞哭着说:

“从小到大,妈妈总是因为忙着工作而没时间照顾我,但是我从来不怨她,正是从她的身上我学到了爱岗敬业,学到了尽职尽责。我希望未来能成为像妈妈一样坚强、乐观、勇于担当的人。”

戴晓冬在众人的哀思中永远的离开了,但是她会永远活在双峰一中师生们的心中,她对教育的热爱、对命运的抗争,会鼓励一个又一个后来者走上她所坚守的道路。

而另一边,谭朝延在处理完妻子的后事,仅仅3天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扶贫岗位。这不仅是对贫困村庄的百姓负责,更是对妻子临终期望的践行。

从此以后,谭朝延以村为家,每天吃住在村里。

2021年,谭朝延作为扶贫战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表彰。

他心里既高兴又遗憾:“这是我对妻子最好的交代,可惜不能当面与她分享了。”

2022年,谭朝延仍然活跃在脱贫攻坚的一线。

从走访贫困户到为村民的经济谋出路,从为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到四处拉投资,在谭朝延的不懈努力下,扶贫村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谭朝延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化作扶贫工作的动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与妻子的约定,而想必戴晓冬在九泉之下,也会为丈夫感到欣慰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