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考生分数很高,但终归会产生一个名次。
今年的中考生,如果想上北京最好的 需要多少分?
答案可能是655分,而北京中考满分是660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无疑是北京众多名牌 的“塔尖”,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全国领先。
今年,人大附中的招生计划是849人,其中包括58名特长生。也就是说,海淀区前800名均有希望冲击这所名校。然而,今年海淀区655分及以上人数高达810人,其中655分就有293人。
北京中考高分如麻。除了海淀,东城、西城、朝阳三个区655分及以上学生人数也分别有98、105、225人。
高分考生过多,大量同分考生如何录取?
很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两个同分的考生,一人考入名校,另一人则不行。北大附中招生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海淀区排名前1900名有希望被该校录取。这条线卡在651分,海淀区考651分的有413人,但只有44人排在前1900名。
北京校额到校招生占据50%优质 的招生计划,但只有一般初中才有校额到校指标,也就是说,这些一般初中的学生只需在校内竞争,排名靠前就有望升入优质 。相比之下,一些优质初中没有校额到校指标,只能通过统考报名,即使高分也可能落榜优质 。
高分考生为何扎堆?实际上“双减”以来,中考严格依照课标命题被多次强调,试题难度适中将成为常态。但专家认为,中考命题仍需考虑 录取,因此需要体现一定区隔度,多样化的 录取方式也在完善,以缓解千军万马挤中考独木桥的焦虑。
中考命题不能超标
北京中考7月11日开始报志愿,但7月5日分数公布后,由于高分考生扎堆,很多家长做决策明显加快。
有的知名 提前签约实验班,以往高分考生会在不同 间询问比较,今年则干脆直接。有的家长在7月5日下午就直奔目标学校,知道分数上线后马上签约。一所名牌 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该校实验班签约分数线是655分,但上线考生人数太多。
人大附中仍然是实验班的头部学校。该校招生工作人员曾在公开的教育咨询活动上表示,海淀区排名前200名承诺实验班。但中考结束后,海淀区517人考了655分以上,有家长介绍,人大附中实验班的签约线可能会高达657分。
高分考生竞争激烈,国际部的招生行情水涨船高。有家长介绍,一些知名 国际部几乎到7月6日晚上就已征集满了招生计划,分数线明显看涨,与校本部的分数差距大大缩小。
高分集中现象不只发生在北京。据报道,长沙中考总分720分,今年620分以上考生占到五成以上,600分以上则占六成。在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下,有家长无奈地表示考600分可能要去读职高。
杭州中考总分600分,据报道,今年要想考到杭州人常说的前三所——杭州第二中学滨江校区、学军中学西溪校区和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的话,满分率即得分率至少要在97%以上。
高分集中的原因是考试题目简单。北京网传的一道中考数学题是在四个图形中选出哪个是圆锥。还有其他地方的考生反映,只花40分钟就答完了试卷。
今年中考是“双减”以来的第一次中考,中考命题的难度多次被主管部门提及。教育部办公厅3月25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要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 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4月13日,教育部召开全国中考命题工作视频会议,这是教育部第一次针对中考命题工作召开全国性会议。
截至2021年,全国目前约有150个中考命题单位,教育部从2017年开始组织全国中考命题评估。在上述会议上,有关部门通报了2021年中考命题评估情况。
“评估发现,一些地方的中考命题存在非常严重的超标超纲问题,中考试题出现了 内容,极端的甚至有大学内容的表述。”一位参会专家告诉记者,他同时参与了中考命题评估。
“中考现在被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上实现了初中毕业考试和 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在命题难度上,就不能只考虑测试 招生那部分学生的水平,也要测试全部学生初中毕业要达到的水平。”这位参会专家认为,中考试题中应该有90%内容考查基础知识和能力,10%是开放性、综合性试题。考查的应该是最基础、最关键的知识,而不是围绕细枝末节出一些偏题、怪题。
报志愿有难度
今年的成绩已经出炉,学生们最为焦虑的是如何填报志愿。
“北京中考没有分数线,所谓的 录取分数线,实际上是录取结束后分数最低考生的成绩。所以,对考生报志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排名。”上述一所名牌 工作人员说。
北京市中考分为提前招生、校额到校招生、统一招生三个批次,后两个批次分别可以填8个志愿。“这8个志愿建议考生一定全部填满, 录取严格依照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高分考生的8个志愿会被依次检索,直到被某个志愿录取,否则不会去检索比他分数低的考生。”这名工作人员说。
因此,虽然考生分数很高,但终归会产生一个名次,考生根据名次填报志愿,比如人大附中2021年录取到海淀区前334名,清华附中录取到前900名,首师大附中录取到前1282名,北大附中录取到前1900名。
“考生的8个志愿里,前2个可以是冲高志愿,中间4个是求稳志愿,后2个是兜底志愿。”他说。
对于今年的北京考生来说,出现了两个变量,可能增加报志愿的难度。
一个是考生人数增加。北京今年参加中考人数10.09万人,比去年增加29%。虽然普通 录取人数有一定增加,但还是会影响去年 录取位次的可参照性。
另一个是高分同分考生集中。东、西、海、朝四个区的一分一段表显示,600分以上同分考生人数,远远多于600分以下考生,比如海淀区651分聚集了413人。
考生分数相同时如何录取?北京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介绍,顺位依次为:未享受加分待遇的现役军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和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优先录取;然后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计入录取总分的其他四科文化课成绩之和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若四项单科成绩仍相同,则按随机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录取。
对大多数同分考生来说,语文成绩或将成为决定性因素。当然,如果志愿填报合理,也可在录取时占据优势。
对于今年的北京考生来说,一些一般初中学校的学生可能逆袭。
为了让更多一般初中学校的学生考入优质 ,北京实行校额到校招生,即将优质 50%的招生计划,校对校地分配给一般初中。比如,东城区13所优质 ,今年拿出872个招生计划分配给东城区13所优先发展初中和特色初中(即一般初中)。
这是一个重要的升学渠道。人大附中今年校额到校的招生计划是191人,统一招生计划225人,两者相差不大。
对于考生来说,其所在初中学校得到的校额到校招生计划是固定的,他只需要和本校学生竞争,即有希望入读优质 。而在统一招生中,考生根据排名在全区竞争。
然而,包括今年在内,北京校额到校计划只分配给一般初中,这导致了在同一初中学校不同校区就读的学生“同分不同待遇”的情况,分校被界定为“一般初中”具有校额到校资格,本部被界定为“优质 的初中部”不能享受这一政策。在今年考分较高的情况下,这一矛盾可能更为突出。
不过,近日北京各区发布的初一新生校额到校计划显示,校额到校指标将被分配到“全区所有初中”,而不再只是一般初中,从而解决了“同分不同待遇”的情况。
多元评价机制
降低中考试题难度,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但中考还需要选拔,用什么作为学生升学的标准?
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中考的选拔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弱化,同时更加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中考应日益强化其检验义务教育合格的底线定位,如果学生达到了要求,他就有上 的资格。
“推进中考改革除了将期望放在考试命题上,还应更多关注如何建立多元评价、改进招录制度,重新规划教育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各类配套措施。”储朝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从今年的北京中考来看,一些多元录取机制已经开始探索。
在多元评价方面,开始应用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北京初中学校评价学生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和个性发展六个方面的内容,结果以《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的形式呈现。
在北京中考中,综合素质评价用于两个方面:学生报考校额到校,中考总分需达到570分且初中综合素质评价达到B等;学生报名普通 登记入学,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不低于42分(这两门考试在初二下学期,42分为及格线)。
在校额到校中,综合素质评价是报考门槛;在登记入学中,综合素质评价还是选拔标准,当报名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时,可能会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录取。
在改进招录制度方面,面向那些分数位于普通 和中职之间的考生,北京市推出了普通 登记入学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
普通 登记入学已经结束,东城、西城的5所 作为试点,今年招收了420人,被录取的学生没有参加中考。这项改革淡化了中考选拔功能,缓解了职普分流焦虑。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是提前批录取,中考490分以上就可报考,共招收2012人。
贯通培养学制7年,分两个类别,在“5+2”高本贯通类别中,前5年在高职院校学习,后2年或全部7年在合作本科高校学习。在“3+2+2”中本贯通类别中,前5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2年在本科高校学习。如果考生7年学习合格,由本科高校颁发本科学历证书(专升本)。
今年的提前批招生计划显示,参与贯通培养的本科高校有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
绕过中考的还有“1+3人才培养试验项目”,学生在初二结束后进入试验学校,在试验学校连续完成初三及 共四年学习。
近日,2022年“1+3”项目开始报名,计划招生3258人。其中,市级试验学校计划招生1120人,区级试验学校计划招生2138人。市级学校包括人大附中通州校区、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北大附中惠新东街校区等名校的新校区,对考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
据介绍,报名人数小于招生计划的全部录取,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总人数的摇号录取(特色学校结合专业测试情况按1:3比例确定摇号名单)。
“改变评价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并使之与提高命题质量相配合,才能更有效地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现象,切实减轻学业负担。”储朝晖说。
(作者:王峰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