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小学

长征七号失利, 初二学生去信大谈4点原因, 两总回信: 见解很独特

2021年3月,有两封信火遍全网,一封是北京八中初二的张亦琛同学写给长征7号团队的,一封是长征团队给他的回信。

随即,这一来一回的信件,受到了央视、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众多官方媒体的点赞和转发。微博上,一时间为这个孩子的勇敢举动,留言无数,纷纷大赞“国家的希望”

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

这两封信因何而来,说了什么,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让我们一起回顾一番:

中国航天在挫折中腾飞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但显然还没有蔓延到太空。这一年也是航空大年:北斗组网、祝融探火、嫦娥奔月、天河升空,我们先后完成了近50次航天发射任务。

有成功,当然也意味着有挫折。2020年3月16日,我国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失利。实际上,类似的挫折我们已经遇到过很多次了。

第二次爆燃异常

1956年,中国航天从零开始,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开始起步。到1970年4月24日,发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中间的14年,是无数的“两弹一星”元勋和航天人不懈奋斗的结果。

最初的十来年,我们历经西方的垄断封锁、苏联撤走专家、三年自然灾害,大漠戈壁的荒芜、研发资料的空白、物资保障的匮乏、科技人才的短缺,让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只能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艰难跋涉前行。

东方红一号

从我们尝试发射东方红1号开始,就接连遇到了诸多问题。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航天也接连因为计算机故障、燃料泄露、姿态控制等问题遭遇挫折。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升空后飞行出现异常,导致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这一次次艰难探索和失败,我们不断总结教训,不断革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才创造出了中国航天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新技术、航天科技也从来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说法。虽然,近年来我们的航天发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我们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创新,这也就意味着未知的风险。

2020年发射的“长征七号甲”,就是基于原有型号改进的,新一代中型高轨三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这次挫折,仅仅是我们宇宙征程中的一个小坎,但也让很多国人感到惋惜。

这不,全程观看直播的张亦琛小朋友,就潜心研究了发射画面,分析了原因,并专门给长征七号团队写了一封长信。

两封信件是传承的接续

2020年4月15日,来自北京八中的张亦琛小朋友,给长征七号团队写了一封长长的去信。

信中,他依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首先对团队进行了鼓励:“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难免的”。

张亦琛给科研人员的信

而后,画风一转,自信地开始向团队交流起自已总结的失败原因,并希望给团队“提供一个思路”。

从4点原因分析来看,虽然我们看不太懂,但从众多的专业名词,头头是道、逻辑严密、有理有据的阐述来看,他对火箭发生的众多知识,就算不是精通,也是很熟悉的了。这里也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太聪明了。

信还没完,他又来了2点总结。以发射视频中的异常现象为依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果断得出自己认为的结论。

张亦琛给科研人员的信

其中,对控制系统、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技术问题,可谓是如数家珍敢于在如此尖端的领域,畅谈自已的观点,既是自信、又是勇气。更为关键的是,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更是让我们很多头条的创作者汗颜。

面对这样一封,饱含热爱、科学严谨的来信。长征七号甲研制队伍,十分重视。4月22日,总指挥、总设计师联名给他写去了回信。

信中不仅高度肯定了小朋友对航天事业的关心和热爱,并对他的分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他“分析推理很有逻辑,见解也很独特”。

长征七号甲研制队伍回信

同时,他们还介绍了长征七号甲的准备过程和发射过程,以及后续的原因分析情况,并虚心承认了存在的问题。最后,他们还表达了为航天事业奋斗的决心,并对小朋友的未来寄予了厚望,勉励他“早日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这同样是一封长长的回信,虽然不像来信一样,大量分析问题和原因,但却同样饱含着对航天事业的满腔热忱,和对祖国未来的鼓励和期盼。

两封信看似交流的问题,但更像是一种宣言,一种寄托,一种传承。它连接起了当代航天人和年轻的航天爱好者,隔空传递了伟大的航空航天精神。

其实,这样的信件交流,在航空航天团队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就上世纪90年代,南开物理系、湖南师大附中、湖北新淮中学的同学们,就给航天团队写信共勉,更是给他们捐了909.66元。

而中国航天事业,正是在一代代的接续奋斗、传承赓续中,不断发展进步,不断开拓创新,不断问鼎苍穹的。

信的这一头是当下,信的那一头是未来。信的这一头是地球,信的那一头是宇宙。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张亦琛在他的信中,最后留下了一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宇宙浩瀚无垠,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不止。

而关于张亦琛小朋友的热爱,最初是源于一本杂志。他的父亲,在微信采访中,介绍了他兴趣培养的经历。

他们一家都不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从业者。张亦琛的兴趣基本是通过看图、读书培养起来的。六七岁时,他就开始阅读航天科工二院主办的《军事文摘.科学少年》,对里面的飞机、火箭、舰船等照片很感兴趣。描摹飞机、了解“辽宁舰”下水等,让他从喜爱变成了努力钻研。

最近四五年,他开始专注于火箭领域。经常翻看火箭的参数,制作模型,钻研得越来越深,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写信,才会有那么多专业的解读。

张亦琛父亲微信采访

而从公开资料来看,他就读的北京八中,自2011年开始,就开办起了“科技素质实验班”,早早地致力于培养高科技人才。

近年来,我们的航天团队们,不仅在科研实验中勇猛精进,也同样十分注重对航天后备人才的培养,经常向青少年们普及航天知识。

图片源于网络

他们举办国际航展、“中国航天日”等活动,打造了优秀的航天期刊和科普读物,开办了“太空课堂”“天官课堂”“少年航天员特训营”等活动,还有“云游军博”“太空直播”等,航天英雄杨利伟、张晓光等还亲自为孩子们授课、与他们近距离交流。

图片源于网络

这些意义重大的活动,无疑是把孩子们从那些网游、明星、应援、主播等“荼毒”中,“抢救”了过来。

这些意义重大的活动,无疑是在青少年们心中种下了一颗“航天种子”,点燃了“飞天梦想”。

无论是信件也好,活动也好,都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少小立起的凌云之志,自小进发的爱国热情。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守护未来是我们的责任。

中国少年未来可期,少年中国未来可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