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说好的不过包退, 钱呢? 考公大热, 行业龙头中公教育深陷退费泥潭, 考生艰难维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潘璐

考公热持续升温,2023国考报名总人数突破250万。与此同时,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司中的龙头——中公教育,却越来越冷。这家在公考培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上市公司,正深陷拖欠协议班退费的泥沼之中。

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搜索中公教育,山东、湖北、浙江、四川、广东等各个省份的中公教育分部,均出现了拖欠“不过包退”班退费的问题,学员们焦灼地交流着退款办法。

失联的客服、关闭的线下门店、迟迟没退回的学费……在全国各地,维权的学员们正遭遇着种种困难,他们不禁发问,公考报名这么热,中公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中公教育(温州)线下门店

宣称不过包退,结果退费一拖再拖

10月以来,徐子欣陷入了吃不好饭、频繁看手机的状态。她每天都要给中公教育温州瑞安分校的校长打电话,询问自己近五万元培训费的退款进度,但每次得到的都是“我们也没有权限,没有北京方面联系方式”的回复。

今年4月,30岁的徐子欣在温州瑞安,报名了中公教育“2022年浙江省事业单位精学寄宿营”的课程。徐子欣大学念的是财务管理专业,去年年底从原来的公司离职,想找一份专业对口又相对稳定的工作。

这时,徐子欣看到温州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离笔试时间不到两个月,徐子欣决定报个培训班集训一下。“几年前,我老公的朋友在中公报过,当时费用是两万多,没考上都退了。”在徐子欣看来,中公教育“牌子很大”,不会有什么问题。

徐子欣给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出具的合同显示,乙方如笔试未通过,甲方向乙方退款48300元。甲方在收到乙方提交的完整退费手续材料,经核实材料真实、符合退费条件后30~45个工作日内进行退费。

徐子欣出具的合同

徐子欣选择了协议班,虽然费用高昂,家里还有房贷要还,而且目前也没有收入来源,但徐子欣觉得,如果经过培训能顺利考上,也是值得的。

今年5月28日,徐子欣参加了事业单位招考笔试。考试结束,徐子欣估算了自己的成绩,感觉无法被录用后,她就把退费所需要的准考证、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准备了起来。7月29日,正式录用名单发布,徐子欣落榜。

9月底,徐子欣让招生前台工作人员催促退款流程,对方还询问她有没有继续考试的意愿,可以帮她换到新的班级。10月,在徐子欣的再三询问下,前台工作人员回复,退费已经排到11月底。而专门负责处理退费事宜的微信客服一号则给出了不一样的说法,表示12月30号之前打款。

退费客服和招生前台的说法

法院登记的起诉超8万起,撤诉才分期打款

徐子欣察觉到不对,她上网一搜,发现有许多关于“中公教育退费”的投诉维权信息。甚至有一些已经离职的分校校长给学员回应:“我们违约了,但我们没有钱,你们去告吧。”

徐子欣试图向线下门店寻求说法。10月24日,瑞安校区新来的黄校长回复徐子欣,会在11月28日全款退费,但之后杳无音信。

中公教育瑞安分部前校长的回复

徐子欣连着几天去线下门店要求退款,结果发现之前招生收款的前台都撤了,仅剩两位男员工对着电脑玩手机。徐子欣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仅瑞安一地的维权群里就有上百人。

11月21日,在学员们的要求下,黄校长打电话给中公教育温州地区的负责人,对方提出了分期退费的说法。徐子欣不同意分期,瑞安市市场监管局也协商不成。徐子欣又跑去当地派出所报案,但民警了解情况后,把案件退回给了市场监管局。

瑞安市市场监管局

由此,徐子欣陷入了遥遥无期的等待。徐子欣出示的合同约定,当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双方可依法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徐子欣于是在北京法院电子诉讼平台提交了资料,但在显示审核通过已登记后,案件却迟迟没有得到受理。

11月21日,焦急的徐子欣拨打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海淀区人民法院的电话。对方告知徐子欣,目前已有8万多件中公案等待处理,让她耐心等待。

而徐子欣在咨询律师时才发现,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同桌,合同上的班级名称和培训费用也不同。这意味徐子欣和其他的受害人很难申请合并维权。“现在要求签分期协议,撤诉才打款,否则就不处理。对不接受分期的人没有任何方案。”徐子欣不知道,这场维权之路要走多久。

协议班带来大量现金流,业内纷纷效仿

徐子欣不是个例。杭州的陈嘉鱼先后在北京12345以及“浙里办”的市场监管局平台进行投诉,但至今都没有结果。

前几天,陈嘉鱼收到了退费客服二号的信息,只给了陈嘉鱼两个选择:要么分十期退款,要么等到明年年末全额退还。

而在11月14日,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保证书”,称其为中公教育张家口分公司设立者。“保证书”称,如未履行分10期按时打款约定,会将公司所持有的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装备路以西、兴工路以北的中公泽宏未来科技城项目,通过抵押、拍卖、出售等形式,换取资金并优先用于河北学员学费返还。

追款的艰难是学员们报考高额协议班时没有预料到的。

2010年前后,中公教育推出“不过包退”协议班。按照这种模式,考生在培训前与培训机构签订协议,考试如果不通过,培训机构需要退还考生培训费。这种方式,对学员来说,似乎不需要承担任何损失,也因此吸引了大量考公人群。

招生前台推荐“不过包退”的高额协议班

协议班为中公教育带来了大量现金流,它的营收一度占到了中公教育全部收入近80%。除了公务员考试,中公教育在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录考试,及其他考试科目中,也大面积地使用协议班。随后,其他公考培训机构也纷纷效仿,协议班成了行业标杆。

高退费率+乱投资,中公教育弥足深陷

那么,协议班的高额学费去哪了?

今年1月,有媒体调查显示,中公教育陷入困境的核心原因在于,“协议班——高现金储备——投资地产”的模式出现裂缝,陡然升高的退费率、地产项目的停滞,以及学员贷款项目的弊端,开始集中爆发。

由于公考的周期限制,从收费到退费时间较长,中公教育在这段时间里,不仅可以持有该笔资金,还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行对外投资或者购买理财。报道显示,2018年~2020年,中公教育滚动购买理财产品约171亿元、270亿元、410亿元,理财收益占归母净利润的10%左右。

2020年后,由于招录、竞争等外部因素的急剧变化,使得这种高昂的课程不再适合市场。以国考为例,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数据,2020年、2021年、2022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分别约为60:1、61:1、70:1。招录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个大前提下,报名协议班的学员越多,未来退费金额也就越多。

此外,中公教育在各地大兴土木、自建教学基地。自2018年以来,中公教育已在全国主要城市,以自建或租赁的方式建设了约10个培训基地。2021年针对地产行业的严格监管与审批,让中公教育的地产投资命途多舛,也让它的现金流更加捉襟见肘。

其实在2021年,中公教育的退费危机已经开始显现。往年,为应对三季度、四季度庞大的协议班退费需求,中公教育会通过向银行短期借款,来确保账上有充足的现金储备。自2018年起,中公教育的短期借款规模愈来愈大,引发了深交所两次发函问询,请中公教育详细说明在货币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持续大幅新增债务的原因、用途和合理性。

而中公教育的回复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九个月,退费率分别为44.14%、46.54%和65.81%。按照中公教育往年的资金流秩序,第三季度本应从银行借款,以应对协议班退费,而今年Q3季度财报显示,中公却将流动资金优先用于偿还借债,致使现金不足,发生退费挤兑。

针对退费问题,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多次拨打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的电话,但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复。

而除了中公教育外,华图教育、粉笔公考等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司,也存在拖欠退费的问题,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过度资本化的问题正在不断发酵。

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松涛建议,在考公热潮中,学员们选择培训班时,不要因为“不过包退”等宣传就认为很有保障,也不要因为企业名气大就掉以轻心。“我们接触到的案例中,越大的企业爆雷速度越快。因为它们的摊子铺得大,资金链更紧张。”陈松涛说。

陈松涛表示,学员在打款前,应当注意合同约定双方产生争议的管辖法院。“像中公在合同中把管辖地设在北京,对在浙江的维权学员来说,起诉成本比较高。”陈松涛说。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徐子欣、陈嘉鱼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