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rebet雷竞技

北京大学第五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创新创业论坛成功举办

11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五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论坛以“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主题,秉承“交流·融合·求实·创新”的理念,以学科交叉为特色、育人为根本,旨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受到产学研各界的广泛关注。

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书记霍晓丹、研究院副院长王初、党委副书记魏姝,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德英、北京大学校友办公室副主任李存峰、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来鲁华教授、研究院导师魏文胜教授、刘志博教授、裴剑锋研究员,以及零以创投创始合伙人郑连发、上海芯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SO董一名、寻鲸生科CTO赵雨亭、进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TO齐烨等创业院友代表。此外还有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在校师生、院友代表、社会各界代表共300余人参加论坛,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党瑜、李子尧主持论坛。

论坛现场。

刘德英以“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思考”为题致开幕词,他从“以‘无用’之学问营造‘无用’之文化”“以‘无用’之学问培养有用之人才”“以有用之学问建设有用之产业”三个层次,阐述了高校开展学术研究的功用。他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建设“有用之产业”的重要基础性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最后,他介绍了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通过认知育能、创意实践、市场对接的三阶赋能模式在双创教育中进行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德英作开幕致辞。

随后,特邀嘉宾来鲁华、魏文胜、刘志博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来鲁华以“发展中的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题,讲述了前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技术方向的产学研发展布局及实践。她回顾了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建设历程,介绍了研究院“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年度报告机制+第三方独立评估”的治理机制。研究院将以建设前沿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目标,开展问题驱动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交叉融通的研究,解决生物领域“卡脖子”问题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产业牵引从科学到技术、项目到公司的转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目前,研究院已经建设了涉及基因检测与编辑、免疫治疗、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衰老、生物分子智造、定量系统生物学等多个前沿领域的首批研究中心和多个院级公共平台。作为北京大学创新资源与成都高新区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枢纽,研究院积极转化自身科研成果、开展校友项目吸引工作,助推北大创新资源与程度高新区产业发展“双向奔赴”。

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来鲁华作主题报告。

魏文胜以“Geneeditingandbeyond”为题,分享了他在基因编辑技术上的研究经历。他指出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方面的重要意义,回顾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基因编辑中CRISPR技术所具有的设计简单、高精确度、低细胞毒性、支持多基因编辑和低成本的优势。他概括地介绍了自己研究团队围绕基于CRISPR系统的功能基因组学技术所做的工作,包括对编码和非编码基因的高通量功能解码以及系列优化方案,并举例论证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杜氏肌营养不良和线粒体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与广阔前景。魏文胜表示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依托自己公司的优势所在,早日将基因编辑的技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作主题报告。

刘志博以“放射性药物与放疗响应药物”为题,分享了他在放射性药物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转化经历。在放射性药物原材料方面,他和团队攻坚克服了Ac-225、Y-86等紧缺医用核素制备的“卡脖子”难题。在放射性药物的研发中,他开发了肿瘤抑制效果更好、安全性更好的靶向共价核药物,解决了长期以来放射性药物肿瘤摄取低、治疗不足的关键挑战。在放疗响应药物的研发中,他开发了四价铂前药,降低了顺铂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在突破“从0到1”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刘志博积极拓展“从1到10”的临床应用,构建技术平台,推进放射性药物和放疗响应药物的转化,以期实现核药物全链条的有组织科研和协同创新。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志博作主题报告。

在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环节中,赵雨婷博士、齐烨博士、李尚阳博士分享了他们产业转化的最新成果。赵雨婷分享了自己团队在靶向RNA的小分子药物开发中的探索,介绍了公司在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上的优势和竞争力。齐烨介绍了他和团队在肿瘤治疗的基因治疗药物中取得的进展,讲解了开发的基因疗法相比传统疗法所具有的广谱性、特异性、抗耐药等的优势。李尚阳博士介绍了他和团队在脑科学的计算软件中的成果,通过自研高性能计算框架,以期实现更高效的大脑数字化建模。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

在圆桌对话环节,学术创业代表魏文胜、裴剑锋,高校教育培养者刘德英、创业实践者代表董一名、投资人代表郑连发,围绕创业的心路历程、创业面临的挑战、研究和创业的思维方式差异、创业角色的选择、创业环境、人才培养等议题开展探讨。嘉宾们畅所欲言,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裴剑锋勉励同学们勇敢抓住机遇,未来大有可为;刘德英指出创业要及早学习体验创业有关的知识和理念;董一名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创业是长线过程,要学会坦然面对高峰和低谷;郑连发和魏文胜指出创业的前提是热爱,只有能够热爱并享受创业过程的人才适合创业,并且要时刻清醒地思考自身的优势所在,用前沿科技突破引领创新创业。

圆桌对话环节。

霍晓丹作总结致辞。她表示,此次创新创业论坛的举办,是响应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号召的应时之举,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发展理念的有力之举,更是回应同学们创新创业热情与心声的应需之举。论坛在组织安排上精益求精,通过多种形式促成产学研各界代表的深度探讨、共享学科交叉的魅力、共论创新培养路径、共谋问道发展之路,体现了人才汇聚、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特点,让这次前沿的对话、智慧的盛宴格外让人受益匪浅。面向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师生创新创业活动,努力为老师和同学们开辟更多施展创新技能的舞台。

创新创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活力之源、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依。在科研创新引导产业转型的全球趋势下,学科交叉的新范式研究对于催化新型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次创新创业论坛的举办,在推广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动能,进一步塑造了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启发了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者兼顾学术性与实用性,自觉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