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北大清华等多所985大学试点取消绩点,早就该这样做了。到了一定水平评判是否优秀就合理,这样你就不是与他人竞争。而不是在一百个人中挑出十个人优秀,即使这一百个都是精英,也都是人才,还要按正态分布去评判就很不合理,明明这一百个都很优秀……
对此观点不敢全部认同,这个社会始终都会优胜劣汰,无论方式改变成什么样,都将会出现新型的内卷方式,防不胜防。看似公平的方式,可能会带来更不公平的影响。
要知道,大学课程和 有本质的不同,知识量是无上限的,而 是有上限的。这种背景下觉得大学没绩点就是不卷了,本来就是错误的。
大学里每多学一点知识就是你实打实地成长,90提升到97不叫无效内卷,只是在绩点不体现而已,但多的这些知识积累,在未来对你的作用是很大的。还在把大学当应试教育,明显是走入误区了。
应当看到,即使按正态分布也不影响等级考核,这个等级是按学生分数换算的,并不是老师主观定的,85分及以上就了拿优。而且对于清北这种top级别的学校而言,学生成绩均值本身就高,保守估计成绩均值就是85,那么大部分学生成绩都在85分左右,大部分都可以拿优。
北京大学
同样对于一个普通一本院校而言,成绩均值就偏低,假设成绩均值就是60,那么大部分人只能合格,少部分拿优,一部分人挂科。
对于清北的同学而言,他们卷的主要不是学分绩点,因为大家都是全国顶尖的学生,学分绩的差距其实是最小的,清北卷王卷科研,卷各种学术论文,学术科研。比如每年清华大学的本科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和普通985的顶级学生对比就会发现明显不同。
普通985的介绍里,一定会着重标红介绍学分绩点多少,多少满绩什么的,绩点是最耀眼的,然后就挂一大堆大学竞赛,还有一堆你没听过的大创项目,一大堆社会实践之类的。
北京大学取消绩点引争议:无论怎么改变,都会出现新的内卷方式?但是北大清华的你看简历,绩点是最不耀眼的,后面一堆顶级学术期刊论文,一堆学术会议,一堆学术研究,还有外出交流等等。
北京大学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