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公布《重庆市人民政府2020年以来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重庆推进“双减”工作,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集中专项整治,处理违规违法机构1148家。
重庆报告“双一流”建设高校偏少问题
《报告》指出,重庆“双一流”高校偏少,高水平大学整体竞争力偏弱,学科建设全国靠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科技领军人才等资源依然短缺,“双一流”建设还有待加强。
下一步工作,重庆将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促进 整体水平提升,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好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
此外,《报告》还指出,重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不达标、教职工配备不足,公办园非在编教师、民办园教师待遇普遍较低;城区义务教育和普通 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大班额”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下一步,重庆将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和县域普通 发展提升计划。
处理违规违法机构1148家
近期备受关注的“双减”工作也在系统推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我市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出台配套政策、开展专项治理,先后组织召开全市“双减”工作部署会和推进会4次、专题会8次,层层动员部署,压茬推进落实;筹建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拟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任组长、副组长,20个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全市开展义务教育学校“五项管理”全覆盖专项督导,累计发现2937所中小学校6884个问题,发出通报664期,约谈875人。推进“5+2”课后服务模式,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参与课后服务教师15.1万人、学生154.7万人,城区学生参与率达到87.8%。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集中专项整治,处理违规违法机构1148家,其中取缔非法机构188家、通报违法违规机构293家、列入黑名单130家、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261家。在全国率先将作业管理落实情况常态化纳入市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39所“公参民”学校平稳转公
《报告》还指出,我市“公参民”学校治理成效明显。
按照“彻底改、系统改、利长远、保稳定”的原则,推进“公参民”学校治理,对中央巡视反馈指出的7所公立重点中学参与举办的22所“公参民”学校,以及自行排查出的26所“公参民”学校实施全面治理,实现了48所学校“公”“民”全面脱钩,39所“公参民”学校平稳转公,全市中小学“公”“民”办学边界彻底厘清。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占比3%,在校生占比低于3.5%,提前实现“双控”目标。
同时,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严格规范普通 招生;严格落实中央“房住不炒”要求,立案查处入学资格与房地产项目销售合同挂钩案件14件,处理违规与业主签订入学资格协议的开发企业47家,入学资格与房地产项目销售合同挂钩问题基本杜绝,房地产项目发布与入学挂钩广告问题基本消除。
5所“择校费”问题突出公办中学责任人被处理
扎实开展治理违规招生收费专项行动,对5所“择校费”问题突出的公办中学的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等责任人依规依纪进行了处理;关停“择校费”收费项目接口,取消相关票据使用,对违规学校实行办学水平评价一票否决、民办学校实行年检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