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 > 小学

被央视抓典型后, 重庆“暗考”业变天, 教委重拳整治“小升初”

前段时间,多家媒体报道了“小升初”违规招生现象,以及各城市名校存在的“暗考”、黑名单竞赛、简历造假等乱象。特别是四川泸州一位家长写“小作文”讲述自己是如何花40多万,让两个孩子通过“暗考”方式成功上岸重庆“四大金刚”之一的某初中竞赛班一事,更是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结果是该家长两个孩子的名校之路被她的高调行为所断送,被涉事学校取消录取资格,40多万打水漂,也让重庆市主管部门、各学校以及“暗考”产业链上的各机构和个人如临大敌,纷纷调整原定的录取计划和“比武”测试,整个重庆市的2024“小升初”都受到影响。

实际上,四川泸州家长“小作文”事件影响的不仅仅重庆2024年“小升初”,重庆今后的“小升初”规则或将迎来巨大转变。“小作文”事件后,重庆教委正在针对“小升初”乱象进行重点整治,目前已经发生的变化有:

第一,各初中的招生政策将会进一步细化,将严格按照教委要求实行免试划片、对口直升的方式;

第二,严禁公办学校“乱收费”,重点监管热门学校,建立约谈制度,预防和纠偏各类招生违规行为;

第三,全面启用网上入学报名系统,让整个过程有记录、透明化,遏制招生乱象;

第四,将严打培训机构擅自组织“小升初”相关考试以及违规聘任公办教师等违法行为;

第五,小学书面作业减少,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一些学校都不让学生把作业本、课后练习册带回家了,作业在学校能做完就做完,做不完就算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重庆市教委针对“小升初”乱象制定的整治措施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如果得到有效落实,未来“小升初”的过程会更加规范化、透明化,“暗考”等违规现象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到底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呢?还有待观察。毕竟关于“小升初”的种种违规招生现象,并不是今年才有的,国家也不是今年才明确要求禁止违规招生,结果违规招生现象依然存在,并且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如此顽疾光靠几条措施就能得到遏制?就能使“暗考”产业链销声匿迹?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之所以存在种种违规现象,是有客观原因的,那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分布不均衡。

站在家长角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重点学校上学,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和学习氛围的熏陶,可自己所在的学区里根本没有好的学校。为了让孩子能够去好学校读书,只好找各种门路。

而从学校的利益出发,肯定是不想自己“名校”的招牌越来越差的,希望保持与其他学校的断崖式领先的优势。而保持优势的最大倚仗,就是优质的生源,所以学校也会想尽办法尽可能找到最好的生源,组织“暗考”等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在双方都有需求的情况下,各种“小升初”违规招生手段自然就产生了,并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根本性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再多的政策也只能起到暂时性的效果,并非长久之计。

要想解决“小升初”违规招生的现象,除了加强监管和惩戒力度之外,更关键的是均衡教育资源和师资分配,尽可能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的教学水平都处于差不多的水平。当没有了“寡头”学校时,家长自然就没有“走偏门”的需求和冲动了。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