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4月29日电“父亲可能是很多人学习的榜样,但对我而言,父亲在我心中是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回忆起曾经和父亲陈景润相处的点点滴滴,已过不惑之年的陈由伟思绪万千。
受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28日陈由伟首次登上父亲母校讲台,在线上线下和600多名厦大学子分享《猜想、理想、梦想——科学精神弘扬与当代青年担当》主题讲座。“每次回到厦大都倍感亲切,今天的教室也特别鸟语花香,时不时有燕子飞进飞出,我从来没有经历过。”陈由伟的开场白让在场师生会心一笑。
“厦大是我父亲数学梦起飞的地方。”陈由伟从父亲的厦大时光谈起,1950年,陈景润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后来因缘际会之下又回到厦大工作。陈由伟表示,父亲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品德修养。他以一份答案全对的98分试卷为例,当时厦大数学系教授方德植以字迹潦草为由给大学生陈景润的满分卷打了98分,并告诫陈景润“以后搞研究出了成果,写不清楚总是个缺点。”铭记在心的陈景润自此端正态度认真写字再没有潦草过。“这是父亲受益一生的教导。”陈由伟向师生们展示了父亲晚年的手稿。
陈景润不善言辞但却分外努力。1966年,陈景润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工作推进到“1+2”后,这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被称为“陈氏定理”。从默默无闻到有人喜欢,面对鲜花和掌声,陈景润没有任何松懈。“父亲每天在家里的书房都待很长时间,书房基本不让人进。但我很淘气经常进出,父亲也很无奈。”陈由伟自嘲小时候是个叛逆少年,最烦别人问他数学是不是学得很好,引起了在场学生的共鸣。
不想生活在父亲光环下的陈由伟 选择了文科,而后到加拿大留学读商科。读了一年后,陈由伟突然转学数学,“想从中找找父亲为什么喜欢数学,给自己一个机会。”陈由伟回忆道他曾在图书馆备考时,找来写有父亲“陈氏定理”的《数论》,心里默念希望父亲保他逢考必过。求学时,陈由伟发现一个奇妙的感受,“我觉得和父亲感情更近了。他热爱的数学,甚至愿意付出毕生的经历,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突然我更理解他了。”
从“哥德巴赫猜想”谈到“陈景润的数学梦”最后再聊到厦大学生自导自演的话剧《哥德巴赫猜想》,陈由伟近两个小时的演讲让线上线下600多名学生深入了解这位鼎鼎有名的厦大学长。“诗和远方要不断思考,但作业还是得完成。”陈由伟的幽默赢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我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陈景润是我们当年的偶像。他带着对母校、对国家的爱,用一生的行动来书写初心使命。”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袁华表示,陈由伟的分享为在场师生全景展示了一位行胜于言的父亲、勇于担当的科研工作者和践行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学子。
伴随着厦大百年钟声的响起,陈由伟的首次课堂分享圆满结束,回过头来合影时,大家发现一直飞进飞出的燕子原来正在教室屋顶筑巢,真可谓“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