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 > 

13年前贵州13岁男孩上985, 茅台集团答应资助中途骤停, 后来怎样了

那孩子家境贫困,没有钱交学费,中国农大的校长就联系了茅台集团进行资助,但是只过了一年时间,茅台集团就停止了资助。

没钱上学的孩子只得勤工俭学,再加上校长的鼓励,最终夺下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的学位。

那么茅台集团为什么资助一年之后突然停止资助?这个孩子做了什么,让茅台集团撤回了对他的资助?

穷困之家降生神童

这个神童一般的孩子,虽然是被上天赐予了超人的智商,却投生在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

就家境贫困这点,就注定他的家庭并不能带给他成才之路上坚强的后盾。

1996年的9月2号那天,这个名叫廖葳的男孩出生在贵州省的一个极度贫瘠的小村庄之中。

因为山村里的教育水平极度低下,平时根本就没有老师教孩子们知识,只不过是偶尔那么一两次有个大学生前来支教。

对于这样的条件,廖葳的父母根本就没有想过让孩子走上学习仕途的这条路,只是希望他跟别的孩子一样,随便念两天。

让他简单懂点知识,然后就走出山村出门打工赚钱,只要是能养活自己,挣口饭吃就不错了。

但是这个廖葳的大脑发育超出旁的孩子不止一星半点,最早的体现就是在他仅仅三岁的时候。

在学说话这件事上,廖葳比同龄的孩子不知道强了多少。别的孩子还笨拙地学发音,他就能把长辈的话完全重复。

他还有惊人的记忆力,就连大人要背首古诗还要多看几遍,多读几遍呢,但是他只需要听别人念两遍就能完全熟背。

同村的乡亲们也都看出了廖葳的超凡脱俗,所以很是羡慕,还经常劝其父一定要好好培养孩子的学业。

廖葳的父母当然能跟同村的其他人一样,早就看出了廖葳的天赋异禀,但是他们并没有太当回事。

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有限,导致他们的眼界受阻,所以对于孩子的培养也只能是稍微重视一点。

廖母为他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不出一年时间,廖葳就能将这本书倒背如流,甚至默写都不在话下。

他默写全本的唐诗,竟然没有一个错别字,就连这本书最大的生僻字,他都照写不误。

他甚至自学了简单的加减乘除法,要知道,那个时候他也就是上幼儿园的年纪,乘除法可是小学二年级的知识。

成绩超群 名声鹊起

当廖葳的父母惊为天人,从那之后,“神童”的名号在周边的村子里都传遍了。这孩子就是个天才,父母也立马把他送到学校。

刚到学校的廖葳水平极高,他的老师也总是称赞他。对他的评价则是,这个孩子聪明绝顶,永远都是第一。

每一次的成绩几乎满分,甚至还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每一道题的解法思路有很多种,甚至有时候能想到老师都想不到的。

老师也意识到了这个孩子的卓尔不群,于是就把平时学校发课本多余下来的书发给廖葳。

廖葳面对这些,主要也是感兴趣,就每天在学校学本年级的知识,晚上回家自学高年级的知识。

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连续跳级。最后更是用了仅仅只有两年半的时间就学完了整个小学的课程,直升初中。

七岁的年纪,别的孩子才开始上小学,而廖葳已经成了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他的聪明才智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有很多的质疑。

很多人都觉得廖葳并不会一直这样,仅仅只有上小学的年纪去念初中,会因小失大,成绩也迟早会因跟不上而掉下来。

但是廖葳并没有出言反驳,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堵住了悠悠众口。虽说人言可畏,但是却成了廖葳成功的垫脚石。

他的每一次成绩都是班级甚至学校都靠前的位置,曾经还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

到了 ,因为一些学杂费用,廖葳的父母发生了不止一次的争吵,最后甚至闹起了离婚。

廖葳跟他的母亲搬出来,他的母亲一直都是支持他坚持学下去的那一方,所以觉得很是亏欠廖葳。

所以他的母亲哪怕是砸锅卖铁也是愿意供养孩子念书的,好在这孩子不负众望,金榜题名。

年少有为 金榜题名

2009年那个炎热的夏天,等待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这个仅仅十三岁的孩子却得了563分。

其实这个成绩对于高考生这千军万马来说并不算高,也就只能上个中上游的大学,但是这件事却引来了广大群众的关注。

他的成绩虽然上不了清华北大那样的学校,却是能赢得其他很多高校的青睐,很多大学对于有才之士垂涎三尺,恨不得都收入麾下。

看到了年仅十三岁的廖葳,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柯炳生顿时动了心,于是就立刻联系了廖葳的父母。

当时廖葳的父母觉得这个大学很不错,于是就连夜乘坐火车去往北京,一睹农大的风姿。

因为柯炳生觉得这个孩子年少有为,是个可塑之才,于是就给廖葳开了绿色通道,希望这孩子不会辜负自己一片苦心。

到了北京的车站,柯炳生也早早带着大一大二的学生在车站等待迎接,这样的排场也算是很大的了,足可以看出柯炳生对廖葳的重视。

而这个孩子一看到未来的校长,居然熟练地打起了招呼,衬得他的父母格外不知所措。

柯炳生看到这个孩子穿着俭朴,一股心疼涌上心头。爱才如子的他一把搂住廖葳,心底暗暗发誓一定不会让这个孩子明珠蒙尘。

廖葳和校长一行人坐着农大的校车对这所大学进行参观,柯炳生也非常热情地为他介绍农大的环境和氛围。

年少的廖葳在看到农大这样的景象的时候,竟然发起了宏愿。他希望在两年时间内就念完大学四年的课程。

然后大学毕业之后就在本校考硕士博士学位,他的终极梦想是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他希望像伟大的袁爷爷一样为国效力。

听到这个孩子简单的愿望,柯炳生格外感动,他觉得这个孩子绝对是一个贤能之才,所以他决定对他好好塑造。

因为他的家庭贫困,要拿出那么多的学杂费非常困难。对此,柯炳生找到了茅台集团。

得知了廖葳的故事,茅台集团非常感动,丝毫没有犹豫,果断地选择资助这个极具发展潜能的孩子。

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今日对廖葳的善意,在以后会得不到珍惜。而廖葳的举动也是让他们寒透了心。

因为大学不同于中小学院校,大学中的教育并非只有学术上的,还有很多为人处世的情商培养。

在大学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通过寒窗苦读十数载才能迈进这所大学的校门,而他年仅十三,似乎这一切对他来说都太过顺利了。

其他的同学大了廖葳将近十岁,因为年龄的鸿沟,他们跟廖葳之间确实没有共同语言。

心力交瘁 误入歧途

再加上这个廖葳仅仅只有十三岁,对于同龄的孩子,才上初中,而且正是最贪玩最无礼的年纪。

再加上一路顺畅的廖葳,在他的成功路上似乎总是少了一些磨练。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生又怎能完美?

再加上,他从来没有体会过失败的滋味,这让他的心灵非常脆弱,只要面对一点挫折就会心力尽崩。

中国农业大学,也算是我们国内非常有名的大学了,双一流的院校中永远不缺优秀之辈。

所有的学生几乎都是凭借多年的知识积累走到今天的,所以每个人的骨子里也都是血性。

他们习惯了对于知识的钻研,对于廖葳,他们更倾向于学习方法的发掘,所以即使是面对挫折也是有很多的应对措施。

但是廖葳不一样,因为没有经历过风雨,所以在面对群狼抢食的情况下,他根本就争不过一群学霸。

从小骄傲的廖葳自然是不会一下子被打败的,但是多方面的摧残,还是让他败下阵来。

因为他是对于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来说“破格”录取进来的,其他同学对他也很是好奇。

因为同学们都体谅他年纪尚小不合群,所以有什么事也带着他,无论是团建还是什么活动,他们都主动叫上这个小弟弟。

但是毕竟是差了十来岁,就算是廖葳天赋异禀,但是他的情商却依旧是个小学生的情商。

在别的同学穿着成熟的衣服,留着时髦的发型的时候,他却是一身动画人物的衣服,而且经常会做一些幼稚的动作。

那个时候的其他同学已经开始打网络游戏聊天,可是他只会看动画片,就连他会玩的游戏也只有拍卡片这样的。

因为班里其他同学并不刻意的“疏远”,再加上不再拔尖的成绩给他带来的打击,他格外郁闷。

时间久了,他的心底也就越来越自暴自弃,直到有一天,他无意间逛到了一家网吧门口。

廖葳看到了“网吧”两个大字,他的心里出现了两个声音,一个是母亲告诫过自己不要去这种地方,还有一个是现在都是大学了,无所谓了。

他还是选择了进去,他的好奇心驱使着他进去看看,从那以后,廖葳就彻底沦陷,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但其实是未成年人不可以进网吧的,但是他大学的学生证则让他这一路畅通无阻,随意进出网吧。

歧途知返 终成大器

游戏带给他的快乐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游戏里的快感还有赢了游戏的成就感让他彻底丧失自我。

因为暴力游戏的影响,他的性子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也经常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无礼地离开课堂,动静大到影响了课堂秩序。

面对廖葳的不懂事举动,老师也很气愤,甚至有一次当众公开讽刺廖葳,说他情商只有小学生的水平。

甚至就连他的智商,老师也公开评价,说他的智商根本就达不到大学的水平,也就只有中学的等级。

从此,“神童”的称谓离他而去。有很多好心的哥哥姐姐来劝阻廖葳,得到的却是廖葳的蛮横回应“关你屁事!”

直到2011年的考试,廖葳十四门考试,门门不及格,这样的水平,足够他被“强制退学或者重修”。

得知廖葳的行径,茅台集团格外愤慨,直接停止对他的全部资助。茅台的这一举动,也让廖葳身边的同学格外不喜欢他。

当时人人称赞的“天才少年”,一夜之间,让所有人为他扼腕叹息,这简直就是“伤仲永”的原型。

所有的人都恨铁不成钢,觉得这不应该是这个孩子该得的结果,只可惜,廖葳还是走上了那条路。

由于外界的声音越来越多,廖葳也仿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每天就都仿佛是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

直到有一天,在教室趴着的廖葳听到了同学们告诉他,有人找他的时候,他才开始了“迷途知返”。

来看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当初的“伯乐”,柯炳生不愿意自己看中的“千里马”变成这样,于是决定给他打气 。

柯炳生郑重地看着这个孩子,问他还记得当初在校车上自己说过的话吗?当时的廖葳意气风发,年少有为,现在那个最初的少年去了哪?

一番话下来,彻底把廖葳唤醒。想着当时廖葳考试全挂,校长并没有给予处罚,看来是还对他抱有一丝希望。

如他所想,廖葳听了他的话,那双被抽去灵魂的眼睛瞬间炯炯有神,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太辜负校长了。

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如今的廖葳悬崖勒马,总算是找回了当时的自己。

他果断地根据自己的爱好转了专业,转到了电气工程的专业,从大一的课程开始,每一天都沉浸在学习之中。

因为没有了资助,他就勤工俭学,再加上一些亲戚好友们伸出援手的帮助,他才凑齐了学费。

总算在最后,他获得本科的学位证书,随后在农大读了研究生。如今的廖葳,早已研究生毕业,也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高薪工作。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廖葳及时悬崖勒马,总算是没有辜负年少得志,金榜题名的佳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