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考研人数,不出意外再创纪录,报名人数高达457万人,较去年增长80万人左右,涨幅达21%。
457万人考研呢?按正常来算,报名参加2022年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应该是2018年入学的本科生,那年全国总共有975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全国高考录取率为81.13%。换算过来,有超过50%的2018级本科生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
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了“考研热”?
实际上,近几年我国考研人数一直在持续上涨,每年都创“历史新高”,对于为什么考研队伍越来越壮大,网友们普遍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本科毕业生根本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于是将考研作为延缓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
第二,畸形的用人观念。各用人单位越来越挑剔,很多岗位明明本科生甚至专科生都能够胜任,非得要求研究生学历。
第三,社会竞争残酷激烈。现在大学生再也不是稀缺资源,各行各业普遍面临人力资源过剩问题,为了找份好工作,大家不得不提升学历。
第四,劳动观念的问题。大家都不愿意当蓝领工人,都想当坐办公室的白领,只好走提升学历的道路。
第五,高校通过研究生扩招来消化当年本科扩招带来的压力。
研究生越来越多,会不会让研究生越来越“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拥有更多高素质的高学历人才,无疑会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各个领域的突破增加强劲动力。但一味靠增加研究生数量,是否意味着国家的科研实力越来越强呢?实际上未必,并且有前车之鉴。
曾几何时,我们也通过扩招的形式来增加本科生的培养,但结果是教学质量“大放水”,造成本科毕业生良莠不齐,搞到用人单位意见很大,认为大学生也不过如此,还不如以前的大专生甚至中专生。也就是在那时候起,211、985才逐渐成为很多用人单位招聘的门槛,对二、三本大学毕业生根本不放心。
而随着研究生扩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放水”似乎已经在路上了。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李宏亮老师,因解散课程微信圈并称“江湖不见”,引发广泛热议。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皆因为这届学生实在过于不堪:上课时学生这不懂那不懂,老师讲解了又不好好自己去消化。临考试请老师圈范围,圈完范围还一再要求把考核范围缩小,最好避开所有难考的。即使这样考试时能够做对的人寥寥无几,绝大部分人需要靠老师施舍平时分加满到20分才能及格。李老师认为学生并没有尊重学业,也为自己一学期的辛苦付出深深感到不值,所以才会说出“江湖不见”这样的话。
其实,研究生不是义务教育,招收的都是有科研能力或者有兴趣往学术研究上发展的学生,教学方式必然跟基础教育手把手的方式有很大不同,老师往往只是负责把你领进门,告诉你一个方向,接下来要你自己去学习掌握,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为了让研究生能够毕业,老师不得不降低课程考查难度,还要极尽可能额外施舍加分,那这种水平的研究生要来何用?
要知道,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211大学,前身是著名的“哈军工”,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土木工程也是该校比较不错的学科之一。即使这样哈工程土木工程专业还是招收了这么多需要靠老师“放水”才能通过课程考核的学生,不禁让人担忧其他高校的研究生是不是也是这样才能毕业的。
而在李老师解散微信群、讲了“江湖不见”后,校方还对李老师进行批评教育,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研究生质量变“水”的事实,如果老师要求太高,很可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毕不了业。
笔者认为,研究生越来越多是一件好事,但还是要把好教学质量关,严格按照课程和学科要求来考核学生,不能降低考核难度,更加不能给学生各种加分,否则就会重蹈本科扩招的覆辙,培养一大批只有学历没有能力的人,既不利于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增加社会识别人才的成本,造成更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