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 > rebet雷竞技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谈“新工科教育”: 更开放的大学才更有作为

工程师的摇篮、国防七子……尽管校区远离国内一线城市,但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的美名依然在全国理工科学子中流传。踏入9月,新一批稚嫩的面孔又将跨过哈工大的门扉,他们的校长韩杰才也为他们准备了一场特别的“开学第一课”。

9月2日晚,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中,韩杰才对大学为谁办、怎么办,学生为什么学、怎么学等问题一一作答。他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工科教育面临的时代之问就是怎么样培养出拔尖的创新型人才,而“更开放的大学才更有作为。”

韩杰才表示,大学要主动地去寻找资源,要主动地去合作,因为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谁有这样的资源我就去找谁,作为校长至少我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不能有什么就给学生提供什么,而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供给什么。当然这有困难,但是我们尽最大的努力,要去想办法从全世界去找这种学生需要的资源来培养人才。”韩杰才说。

谈新工科教育:培养科学家型的工程师

“大学为谁而办?”这是韩杰才针对工科教育现状提出的第一个根本问题。问题所指向的,是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大而不强”的现象,而问题所延伸的,是对大学角色与定位的重新探讨。

“大学本来应该是答题人,(但)我们往往混淆了出题人和答题人的角色。”

韩杰才认为,大学的初心应该是为国家培养堪当大用、能担重担的栋梁之材,换言之,栋梁之材的需求端是社会、是国家、是方方面面的企业,而不是大学自身。

于是,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如何找到“出题人”的需求?对大学而言,这同样是亟须变革之处。

韩杰才对以往大学培养人才的方式作了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是在文章的夹缝中去找问题,而不是在实际生产一线中或者国家的重大需求中去找问题。”韩杰才指出,要真正把出题人的作用做强,就要深入企业、深入一线、深入各种需求去调查研究,去了解需求。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较多,近三年来每年都有上百名哈工大毕业生进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工作。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郭大勇看来,哈工大的毕业生工作踏实、团队意识较强。谈及对人才的需求,郭大勇强调,希望“创新能力强,特别(这种)举一反三能力比较强。”

创新,也是韩杰才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将视角从微观企业转向宏观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如火如荼。“工科教育面临的时代之问就是怎样培养出拔尖的创新型人才。”韩杰才说。

韩杰才回忆道,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那时候应该说在科学技术、科研方面还是跟跑,社会对大学培养人才的要求,就是怎么解决经济社会建设的急需,(以)解决问题为主,而现在这个年代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人才的难度也就更大了。”

新的人才培养范式呼之欲出,但首先要定义什么样的才是“新的工程师”?

韩杰才以哈工大杰出校友孙家栋院士为原型勾勒了一幅画像——“科学家型的工程师”,不仅能够勇闯无人区、敢为人先,又能够把问题解决,踏踏实实地干出来。

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对人才的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据韩杰才介绍,“我们现在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的是多元化的评价,学习成绩好是一个方面,(也)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获奖,拿到成果,甚至做出一个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另一个比如说通过社会实践,对社会问题或者是调研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都会是加分项。”

创新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定制班级

哈工大在人才培养上具体作了哪些改变?

试想你是一位今年新入学的哈工大学生,当你走进校园,你会发现自己要学的知识面更“宽”了,除了一个主修专业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个辅修专业或是另一个主修专业。

你还会发现,并不是一定要成为研究生才能上研究生的课程,你在本科阶段就可以上研究生的课,研究生可以上博士生的课,只要能力具备,本科生也可以上博士生的课。毕业论文也不是一定要到大四才能做,如果在三年级做完论文达到了学校要求,那三年级的时候就可以答辩。

此外,从大一开始,你就可以参加学校的创新项目,随着年级的增加,创新项目的难度也在增加。在一个项目里,大一的你可以和大二、大三乃至大四的学长组队,你们的专业可能各不相同,但围绕一个共同任务互相学习、探讨问题。

韩杰才将这种种的创新举措总结为7个字:“融会贯通有组织”。

所谓“融会”就是按照融合思维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知识面,或通过创新项目的实践学习,将学校丰富的科研资源与人才资源结合起来,以及把社会的优质资源结合起来培养人才。在“贯通”方面,打通本硕博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本领来调节进度,为学习带来更多的自主性。

2021年,哈工大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成立,在人才培养资源的整合上更进一步。

据哈工大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潘旭东介绍,卓越工程师学院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界深度结合,为企业、产业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定制化地培养人才。在班级的建制上,一种是国家的战略需求班,比如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班;还有一种是企业定制班,比如和粤海水务合作的大禹智水班,面向智能化环境水处理领域。

对学生而言,卓越工程师学院要求学生到企业长期实习,围绕企业的关键问题来求解,加入企业的团队,培养协同作战能力。韩杰才表示,这种培养模式就是把学生在企业一线的时间拉长,“比如三年中,至少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是在企业。”韩杰才表示,哈工大的研究生有三分之二以上都要按这种模式来培养。

这种培养模式的推行也并非一帆风顺。潘旭东坦言,刚开始的确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因为企业要付出一些财力、物力、人力。但企业有句话叫“选错一个人要后悔十年”,企业仅仅通过校招这样短时间的接触,以及简单的笔试和面试来选拔,的确是比较难看准。因此他去说服企业进行角色转换,让企业自己能够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对于企业用人方来说更能够在毕业的时候招到适合的学生。

校长寄语:在大学,宽容失败应该成为一种文化

时代的浪潮翻涌,大学的角色在变,培养模式在变,学生的诉求和困惑也在变。如果说大学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为谁办、怎么办?学生的最大困惑可能是学什么、为什么学?

韩杰才坦言,他在与学生接触时,学生提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的问题。他给同学们的解答是,在对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对学习的投入,对学习的努力是终身受益的,所以可以先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方面多下功夫。另一方面,同学们要在学习过程中去找答案,一个是到实验室去,另一个是走向社会,到生产企业去找答案。

“我们讲,在学校,我们的口号是要做最厉害的自己,最厉害的那个人肯定是独特的(人),你将来的成就、贡献是很个性化的,所以在寻找的过程中,要根据你的兴趣爱好去发现。”韩杰才说。

谈及对哈工大学生的寄语,韩杰才说,一方面要阳光自信,既然能成为哈工大的一员,就要相信自己有这种能力。其次,要敢为人先,敢于闯无人区,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能敢于提出想法才说明你有创造性。”

“我在给大一学生讲课的时候,就发现我最喜欢的就是大一的学生,你给他出一个题目、拿出一篇文章来,他有无限种解读。反而是越学、学的时间(越长),到研究生博士阶段,思维反而固化了。“

韩杰才表示,宽容失败在大学应该成为一种文化。大学所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学生”这两个字就意味着是在学习、在实践、在失败中锻炼自己、不断成长,不能说学生犯错或者失败一次,就感觉不行。“要允许失败,而且没走出大学校门之前,我认为应该允许多次失败,而不能求全责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