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 > rebet雷竞技

齐齐哈尔大学2023年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3621万元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他们把科研成果推向生产线

□文/摄本报记者王玮周姿杉

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振兴发展“最大增量”,齐齐哈尔大学积极践行,主动服务国家和黑龙江省重大战略需求,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一批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3年,学校与企业签订“四技”合同102项,合同金额达3621.84万元;其中成果转化22项,转化金额2486万元,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从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到专利转让、成果转化,在这一链条上,齐齐哈尔大学培育的一支支创新团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记者采访了齐齐哈尔大学省级协同创新平台团队和玉米深加工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了解了他们是如何将研究成果从“实验室”推向“生产线”的。

郝文斌校长(中)带队走进企业洽谈合作。

科研成果落地校企合作共赢

二十年间,往返于田间地头和实验室,11项专利技术落地转化,开发出10余款微生物肥料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产品批号7个,近3年实现企业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这是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的一份成绩单。

走进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王志刚教授团队实验室,王志刚正带领学生记录着使用微生物肥料后植物根系发育的过程。王志刚说,团队牵头申报的“农用生物制剂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将以益海嘉里(富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为核心单位,进行全产业链一体化设计。他们在微生物肥料和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项目上,与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王志刚说,是学校给了他释放能量的平台,通过研发项目、攻克难关,实现了自我价值。下一步,将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社会化需求。

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刘晓兰团队在粮食加工领域同样做出了骄人成绩。她们不断攻克制约玉米精深加工的难题,取得多项核心关键原创成果。与黑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立项,利用玉米浆处理发酵技术,研发出成本低、产量高、周期短的食用菌生长剂,累计经济效益近4亿元。

齐齐哈尔大学作为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与玉米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和高校联合研发,用生物技术将玉米加工中的副产物加工成发酵功能饲料,解决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偏低问题,多种高附加值玉米精深加工产品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20亿元。

王志刚教授做微生物菌剂研发实验。

硬核政策赋能激发创新活力

科研成果转化的背后,是一系列硬核操作。齐齐哈尔大学出台文件,将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或许可净收入和科技成果形成股权的90%奖励给项目组,提升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引育并举、专兼结合,组建成果转化运营团队,培养一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人才队伍,围绕优势学科提供“一站式”服务。

“学校为产业化科研团队提供充足的场地、经费和人员等研发硬件条件保障,用学校科研经费系统性支持和激励教师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副校长丛喜权说,机制体制为科研人员提供保障,学校为专家团队做好服务,给他们搭建更好的平台。

齐齐哈尔大学与齐齐哈尔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校地产学研合作有效机制。同时,为更好促进学校科技成果和企业的有组织对接,学校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上海、福建、江苏、山东等地知名企业,持续加强对学校科研成果的精准推介,深度洽谈科技合作。

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徐凤霞向记者介绍,通过校企联合攻关,解决了多项高端数控机床与精密超精密制造关键技术难题。2023年齐齐哈尔大学与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技”合同金额388.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学校与齐重数控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在科研项目攻关方面提出了‘企业出题、学校解题、政府助题’的策略,从2019年开始,共同完成合作项目48项,为企业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科研成果成功实现落地转化。”徐凤霞说,这些项目在黑龙江省外的企业也有所应用,学校的重型机床关键技术研究和物联网云的远程运维也实现了转化。

丛喜权介绍,学校充分发挥2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优势,在农用微生物菌剂、玉米精深加工、果蔬杂粮饮品研发、工业大麻加工检测等生物经济领域做好有组织科研,持续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徐凤霞教授指导学生进行装备部件研发。

释放创新优势服务龙江振兴

在齐齐哈尔大学采访,时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创新热潮。尤其令人振奋的是,王志刚教授团队研发的“谷氨酸发酵母液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在2023年8月成功实现产业化,专利权转让金额2000万元。中科立原(黑龙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3亿元在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建厂。该项成果以科技招商形式实现在我省落地转化,有效延长了生物产业链条,成功解决了制约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重污染发酵废液的“低耗能”、污染物“零排放”的资源化利用。

刘晓兰教授和团队成员在工作中。

谷氨酸发酵母液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成功产业化,是齐齐哈尔大学服务我省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玉米加工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环齐齐哈尔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的重要成果,充分彰显了学校以科技创新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齐齐哈尔大学校长郝文斌表示,下一步,学校要认真落实全省创新发展大会部署和《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条》等政策要求,积极参与高校科研成果“进企业、进园区、进县域”专项行动,深度对接服务我省加快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把科教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体现高校“创新源、动力源、人才源”的使命担当,为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