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年高考结束后,全国各地都会涌现出一批学霸,这类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虽然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大肆宣扬高分考生,但是学霸们的事迹还是在大街小巷流传。
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对学生来说是一把开启美好未来的钥匙;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份价值的荣耀;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份强有力的招生简章。
学生取得高分,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夜成名,成为社会的焦点,特别是考上我国清华北大的学生,进入一流学府,往往会成为一段佳话,被众人赞扬。
河南某校奖励“学霸”,奖学金50万,网友:有必要奖励这么多?
河南一学校高考收获颇丰,7名学子考上清北,考生和学校都获得了收获的喜悦,这所学校的名声也随之上涨。每个地方都有考生清北的学生,而河南这所学校因高额奖学金火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河南当地的一家爱心企业,奖励“学霸”,7名考上清北的考生,每人获赠奖学金50万。企业希望学子们能继续努力学习,在大学里不忘初心,不断提升自我,积极进取,努力成才,争取毕业之后能将自己的知识投入至家乡的发展,成就自我的同时,带领家乡致富。同时也激励其他学子,奋勇拼搏,争取以后也能拿到“学霸”奖金。
领奖当天,场面十分震撼,一张张鲜红的人民币羡煞众人,有的网友更是幽默发言说:开眼界了,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一部分网友在表达羡慕之情的同时,另一部分网友对企业的行为发出了质疑:有必要奖励这么多?
网友的质疑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过多的金钱对学生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奖励要有度,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大多数 生是刚刚成年,有些年纪稍微小一点的学生还未成年,他们的心智是不够成熟的,对人对物,为人处世带着一丝稚气。一战成名便获得了50万的奖金,孩子容易被金钱迷惑。
教育的初衷是让孩以后拥有赚钱的能力,而凭一份成绩单得到了高额奖学金,孩子容易产生错误观念,认为成绩好就能有钱赚,成绩不是用来赚钱的,高考也只有一次,成绩是自己学习成果的体现。
成绩是衡量自己的标准,而不是衡量金钱的标准。奖励的钱越多,可能会让学生觉得,钱来钱如此容易,而当以后学生进入社会遇到困难,发现自己没有赚钱的能力时,就会产生极大地挫败感。
很多人会说,穷苦人家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奖金,有了这笔奖金,孩子才能继续求学之路,奖金是寒门学子的希望,是一个家庭的黑暗中的一丝光亮。是的,这没有错,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奖学金是孩子努力的回报,也是孩子的救命稻草,是支持孩子走到最后的资本。
对于国家或者社会奖励寒门学子,相信所有人都是支持的,大家都会被寒门学子的精神感恩,寒门学子出身寒苦,可他们并不会抱怨上天的不公,而是微笑面对生活。
寒门学子的心酸令无数人动容,很多网友都会自发为学生捐款。如果这类考生受到50万的奖励,相信大众都是拍手称赞。
网友之所以会引发质疑,一来是怀疑企业是不怀好心,打着奖励考生的幌子,花重金增加企业曝光度,获取媒体关注,赢得民众好感。
二来是担心奖金过高,学生的金钱观会受到影响,奖励适可而止,不要用过度的金钱干扰孩子的心性。
其实奖励的方法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让奖励过于利益化,简简单单的奖励也许更合适,比如,奖励景点免费游玩,奖励一套名著,如果觉得金钱更重视,1万至2万的金额也就足够了,奖励是一种激励行为,不要让激励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考生的努力值得奖励,但是不要太过于商业化。考生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太骄傲。高考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考上北大清华,也是挑灯夜读取得的成就,这份荣誉来之不易,这是普通人难以到达的高度,成功进入国内的名牌大学,确实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可是用金钱来衡量或者巨额奖金,是否存有失妥当?
企业奖励学生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企业舍得花重金奖励学生,也说明企业非常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也是作为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心。
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教育能够纯洁化,对学生的奖励也要适度,过多的金钱容易造成学生攀比,过多的金钱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冲击,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孩子把名利看的太重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方向,从而抵不住诱惑,误入歧途。
人生是一场接力赛,学生的未来还能长,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才能在社会站稳脚跟,活出精彩的人生,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