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 > 

非教学杂务繁多, 老师纷纷吐槽: 身心疲惫, 难以安心教学

顶端新闻记者 李志远

“公办小学老师不按时批改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还问责家长。”近日,有家长通过顶端新闻“我想@领导”反映“学校老师不批改作业”一事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家长反映,孩子的语文老师一个月最多只会批改两次作业,其他未完成的科任老师也只会在家长群里@家长。而家长与大多科任老师沟通后了解到,因为教学之外的工作繁多,他们有时难免顾不上批改所有孩子的作业。

老师不批改作业是偶然事件还是正常现象?为什么老师会有如此多的非教学任务?如何破除校园里的“形式主义”?

反映:

家长反映老师很少批改作业

“作业不改,完不成作业也不用承担责任,那布置作业的意义何在?”近日,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家长李女士吐槽道。

李女士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本学期开始后,她发现孩子的语文老师一个月最多只会批改两次作业,对于其他学科作业未完成的,科任老师也只是会在家长群里@家长。

察觉到不对劲,李女士决定先和科任老师沟通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然而,沟通的结果让李女士有些始料未及,“老师说学校事情比较多,可能顾不上每一个学生,如果需要批改,可以拍照发过来。”

对于老师的解释,李女士表示不认可,在她看来,师生才是作业的主角,作为的家长她做好督促即可。

“可事实上家长成了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李女士说,这样一来,孩子不用承担直接的责任,而作业真正成为了家长的事情。

采访中,李女士还向记者透露,对于未完成作业的孩子,老师不会采取任何行动,“连批评都不批评”。

除了责任心,一名教师对此事有不同看法,因为怕担责,如今越来越多老师变得“佛系”。

调查:

不管老师还是家长,多反映会及时批改作业

教师不批改作业是普遍现象吗?

顶端新闻记者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计425名教师参与,其中小学教师349人,中学教师76人。

调查结果显示,98.35%的教师表示会自己批改作业,96.71%的教师表示,如果学生未完成作业,会选择直接和学生进行沟通。

“我了解到的周围的老师从来没有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但是我们会要求家长去监督学生认真完成作业。”郑州市一小学的孙姓老师介绍。

在孙老师看来,即使部分老师不批改作业,真实原因也是希望家长能够做好家校合作。

“老师在课上讲过了,家长在家再督促好,效果才能一加一大于二。”孙老师强调,孩子首先是家长的孩子,其实才是老师的学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批改作业,多数学校都有具体的要求,其中郑州市管城区春晓小学等很多学校就明确提出任课老师亲自批改,不得让学生或是家长批改。

顶端新闻记者发起的另一项共计1802名学生家长参与的问卷调查显示,有1698名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的作业是老师批改的,占比94.23%。

声音:

老师吐槽教学之外任务过多

学生完成作业,老师批改作业这一良性循环,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操作。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家长抱怨老师不按时批改作业的问题呢?

调查结果显示,84.24%的教师认为,即使自己会及时批改作业,但占用的都是下班后的时间,本能在校完成大半的批改作业工作,被教学之外的任务占去了大段时间。

对于家长的抱怨,老师们也很无奈:

一是学校活动太多。

“大会小会不断,根本没时间沉下心来钻研教学。要不就是天天搞活动,没有消停的时候。”郑州一小学的李姓老师吐槽道。

李老师介绍,除了每天上课之外,她还要配合学校的各种活动,“一会推普周,一会劳动周,一会体育节......”

“连轴转,太疯狂了。”李老师直言,自己连午休的时间都没有。

二是教学外任务太重。

孙老师也表示,有的老师没有时间批改作业也是现实原因造成的。

“老师现在的工作确实太忙,上课改作业备课真的已经成为副业了。”她表示,自己每天不是在催家长学习各种课程,就是忙着填报各种表格,基本上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备课。

而就在顶端新闻记者采访中,孙老师表示自己正在参加教学之外的会议。

追问1:

教师为何有如此多的非教学任务?

“忙不是老师们不批改作业的理由,不批改作业就是老师的失职。”很多老师在采访中表示。

不过,老师们也向记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教师会有如此多的非教学任务?

“基层工作为满足工作需求,就把任务分解到学校,利用学校人多的资源,以学生为撬点,冲抵工作完成的基数,给学校和家长增加了任务。”郑州一小学校长说道。

该校长介绍,动辄需要摸底排查、需要填写各类信息,让教师们成为“表格”“表嫂”,同时,各类App账号注册、创建提醒,冠以“小手拉大手”的名号,让教师们成为“小喇叭”“转发员”······

“这些占据着学校和老师的很多精力,导致教学是‘副业’的现象依然存在。”他无奈地表示。

一县城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也介绍,现在的教育部门是“弱门头”,各个部门都在向教育要指标、要完成率。

“一条条的行政指令压力,种种不相关、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涌向学校,学校成了救火队长。”该工作人员表示。

该工作人员指出,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学校教师承担了很多教学之外的工作。

追问2:

如何破除校园里的“形式主义”?

繁杂的教学之外的工作让教师们身心俱疲,让教师回到本职工作,不只是家长们的呼声,也是教师们的期盼。

早在2019年时,国家就曾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

然而,实际工作中,部分地方中小学教师仍承担过多非教学任务,而这些任务始终占据着学校和老师的很多精力,导致教学是“副业”的现象依然存在。

那么,如何破除校园里的“形式主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宋孝忠表示,一是加强基层法治建设,让基层政府了解教育相关法律,减少或是避免非教学任务走进学校。

二是需要内行管理外行,目前各地急需教育管理专业化,教师上岗需要资格证,教育局长和一校之校长,更要有相应的经历和资格。唯有如此,方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教师,维护教师的权益。

三是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有的教师希望脱离教学一线,如不少一线教师为减少工作量,想方设法进入教育行政部门内相对清闲的岗位,导致一线教师数量减少,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发挥好监督机制的作用,把好用人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