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面试不成竟遭讥讽辱骂, 武汉大学生: 成年人潜规则不是默认拒绝吗?

不面试就辱骂?6月1日,武汉一高校毕业生通过某直聘网站应聘了知名连锁教育培训公司职位,随后,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与该同学取得了联系,并发出面试邀请,然而,经过多达四次的沟通联系,面试没达成,男同学还惨遭HR一通辱骂!

用人单位招聘,应聘者参加应聘,这本来就是一个平等的双向选择,即使最终没有达成合作,起码也应该有最基本的尊重。而,对方又是一个知名的上市公司,按说人员素质应该不低,工作流程也应该更规范,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辱骂应聘者呢?

实际上,该用人公司将人力资源相关工作外包给了一家专业的第三方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而,在招聘过程中,人力资源公司与该应聘者有多次沟通,并先后四次发出面试邀请,但,在前三次的面试邀请中,应聘者或迟缓回应或不回应,直到对方第四次联系,才明确表达自己放弃面试。

很明显,一拖再拖而未做明确拒绝是导致男同学被辱骂的主要原因。当然,不管是什么原因,言词辱骂毫无疑问是不对的,不仅违反了工作流程规定,连基本的素质都没有,而如果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会涉及到侵权违法。

工作人员辱骂他人肯定失当,但,造成双方都不愉快的局面出现,似乎也不只是招聘人员的问题。

我们换位思考,在生活,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形,与别人沟通,当对方没有明确表达拒绝或接受,我们会习惯性认为对方是在犹豫,还有合作的可能性,并会加强有关工作,而,当对方最终拒绝,特别是自己做了一些工作之后,难免会有一些情绪,只不过通常我们都会控制好这种情绪。

其实,这种情绪也不难理解,毕竟自己为了某个目标做了很多工作,也付出了努力,甚至是“热脸贴冷屁股”最后被拒绝,放在谁身上,都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保持基本的仪态已经很克制,更别说好言好语的“好聚好散”了。

而,反观男同学在这件事中的言行,也有不得当的地方。首先,在对方多次沟通中,男同学要么拖很久才回复,要么根本不回复,这明显不是一个受过 的人应该有的礼貌和素质;其次,四次邀约中,男同学都有机会明确拒绝,但直到最后才拒绝这难免有“耍弄”的意味。

另外,男同学说“没有回消息就是默认拒绝”,确实,在成年人的社交潜规则里没有明确答应就是在犹豫拒绝,这是顾及双方的体面和尊严,但,在很多时候,成年人更需要明确的意见表达,而不是猜来猜去的哲理潜规则,高效的沟通需要明确的语言表达,社会节奏那么快,时间成本也是金钱,没有人会花心思、花时间去揣摩你含糊其辞的意思。

还有一点,在沟通过程中,男同学也有出言不逊的时候,比如在被质问不早点拒绝时,男同学回复“没回就不要催了,心里没点数吗?”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心里没点数”的内涵意思和情绪表达,相信大家都能明白,也是这句话后,招聘人员才出现了更恶劣的语言表达。

到这里,其中端倪,相信大家了然于心,招聘人员辱骂确实很恶劣,但,男同学也有失当行为。目前,该招聘公司已发出致歉声明,并辞退了该招聘人员。而,又一到一年毕业季,很多大学生也将奔波在求职应聘的路上,这件事也给大家提个醒。

知识远不只校园里的书本知识,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才能发挥价值,在求职过程中,要让自己的表现能匹配自己的学识和素质,而不能单靠几张证书、几份文凭去敲开职业生涯的大门。

要选择正规的应聘渠道,比如学校、行政部门等组织的招聘专场、知名的招聘网站以及应聘公司自己的招聘渠道等,正规的渠道是对自己安全的保障,未经核实不要轻信任何高薪诱惑,如果涉及大额费用直接拒绝。

在应聘过程中,要和招聘方保持良性的沟通,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及时、明确反馈自己的想法,拒绝或接受都要用最明确的语言,如果有约定,要信守承诺,发生意外也要提前告知。

应聘招聘是双向选择,但也要基于彼此的尊重,恰当、得体、礼貌的言行举止更能促成双赢的合作!

对于这件事,你认为是男同学的原因多一些还是HR素质太差呢?欢迎评论区里留下你的观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