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全省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省委宣传部组织评审“荆楚楷模”2022年7月至8月上榜人物名单揭晓,荆门一集体上榜。
钟祥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校团队
28年前,10名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组成了这样一个团队:让身患听障、视障、智障等残疾的孩子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8年间,钟祥市特殊教育学校累计招收残疾人学生500余人,有55人经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接力考入高校,36人自主创业,78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他们用知识和技能改变了命运。
“安静的是事业流痕,安静的也是大爱无声。春风化雨,给时光以惊喜,为未来添双翼。努力奔跑,风一样的少年,山一样的坚强,期待你们展翅飞翔!”
这是2021年“感动钟祥人物”评选组委会给获得感动钟祥人物团队——钟祥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颁奖辞。
28年前,10名刚刚毕业的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共同创建了钟祥市特殊教育学校。28年后,学校从默默无闻变为享誉荆楚,不变的是这个团队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变化的是校园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变
“我们真的很需要老师,不,是孩子们,是那些残缺的孩子们需要你们”。
1994年,钟祥市为了让身体残疾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决定创办钟祥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钟祥特校”)。首任校长王华喜到钟祥师范学校“招兵买马”时,对当时的师范生说了这样一段话。
现任特校校长肖正荣当时是钟祥师范的学生会主席。他说,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自己面临着两难选择,是去从事特教,还是被学校保送到大学深造?
“我想起在实习时碰到的一个聋哑孩子,从孩子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需要我们做什么!”肖正荣坚定了选择,并号召魏海霞、陈利蓉、赵运平、杨慧玲、曹明会、黄齐梅、葛玉飞、王萍、郭小洁9个同学成为了他并肩战斗的伙伴。
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
1994年9月,10个人来到特校门口。废弃的单位院落内,4个垃圾堆像小山一样,3排摇摇欲坠的平房隐在人一样高的杂草里,石块和废弃物散布在整个院落。
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里,10个年轻人只干了一件事:清扫。
天气炎热,有人穿着凉鞋,脚一流汗,脚底就打滑,稍不注意就“哧溜”一个四脚朝天。有的扯草,有的搬石头,有的往袋子里装垃圾。摔倒两三次之后,穿拖鞋的干脆脱了鞋光着脚干活。
场地清出来了,接下来的就是校舍建设。有人站在屋顶找完好的瓦往下递,有人把可利用的旧物分类摆放整齐,还有人在旁边对拆下来还要用的砖头和瓦片进行“打磨”,把附着的砂浆和水泥都抹掉,这就成了学校的“新砖”“新瓦”。
“今年有两万,我们打个地坪;明年有三万,我们就搞个装修。”肖正荣说,“有多少钱,做多少事。”
校园里的绿化都是老师们捡的“漏”:哪里有树木要处理掉,赶紧冲过去捡回来或者低价买回。
经过10多年的努力,特校校园蓊蓊郁郁、绿树成荫。
学校有了,学生哪里来?建校之初,10名老师分成5个小组,每天骑行100多公里奔赴全市近500个自然村调查生源。
招生并不顺利。曹明会老师清楚记得,有一次他们在说明来意后,被一家农户拿着扫把赶出了家门。因为,当时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自家孩子有残疾。
28年,学校从小到大、从简陋到美丽,学生由无到有、由少到多,但没有改变的,是他们从建校初期一直保持下来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变化的是容颜守望相助的爱心没有变
“我真的从没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叫我一声爸爸。”说起1995年的家长会,小瑞(化名)的爸爸依然很激动,因为他的女儿那天第一次叫出了“爸爸”。
一个聋哑孩子的发声有多难,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
孩子不知道发声是怎么回事,教发声的陈利蓉老师只能通过“触摸”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声带震动,通过每一个字音之间微弱的震动差别,让孩子学会区别发音。
因为不会把握发音的力度,小瑞的口水喷了陈利蓉一脸。在经历了千百次的调整和尝试之后,小瑞终于第一次发出了“爸爸”的声音。陈利蓉情不自禁抱着小瑞就哭了。
有人问,特校的老师无法像普通学校的老师一样“桃李满天下”,他们真的没有想过离开这个行业吗?
“说完全没有,那是欺骗人。但我做了这么多年特殊教育,早已割舍不下对孩子们的牵挂。”肖正荣说。
赵运平把他们当做正常孩子来教,严格要求;黄齐梅主动带无依靠的孩子回家;杨慧玲大雨天背着孩子蹚水来往于厕所和教室之间;郭小洁不放弃每一个求知的特教学生……
对于人们的质疑,他们总是一笑而过。因为,事业有成的特教人和正在接受教育的特教生们学业有成,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当年这批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大姑娘,如今已步入中年,有的两鬓染上了霜丝,但是,他们一颗颗对残疾孩子的爱心,依然鲜红,28年来没有减损半分。
岁月留痕,岁月鉴心。
变化的是学生别样的人生追求没有变
“我们不仅要办好特殊教育,还要在特校办出特色教育。”肖正荣团队在建校之初就发出铿锵誓言。
为了充分挖掘孩子们身上的潜能,也为了锻炼他们的意志,建校之初就开始发展体育项目。
没有操场,汉江大堤就是孩子们的运动场。
“他们太难了。”这是葛玉飞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天蒙蒙亮,就能在汉江大堤上看见孩子们已经排列整齐的身影,他们总是偏着头,反复看着老师的慢动作,从中找出细微的差别来纠正姿势,常常一观察就是几个小时。
比赛前,总是能看到特校的老师往师范学校跑,跟师范学校的体育老师借运动鞋;回去之后再细细告知学生们,这是为了适应比赛借来的,一定要格外小心。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钟祥特校在2003年获得了全省听障男子10000米冠军和听障女子5000米冠军。
28年间,钟祥特校先后在国家、省、市级运动会上获得26金、19银、16铜。奖牌数量在全省同类学校排第一。
“那是当了老师之后第一次体会到那么强烈的感觉,很兴奋,很想大吼一声。”说起当年夺冠的情景,葛玉飞脸上幸福满满。
跟葛玉飞有相同经历的还有舞蹈带队老师魏海霞。
长达几年的时间里,特校的4名老师都在编排一支诗乐舞《无声的呼唤》。2名老师站在狭小的场地中指挥,另外2名老师在角落打手语。
经历无数次的练习后,在湖北省第七届黄鹤美育节中,钟祥特校和同龄正常学生同台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组的第一名。
特校老师们不仅为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考虑,他们更追求为孩子们有一技之长走出学校去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在长达一年的观摩走访学习之后,2009年春天,钟祥特校开设了手工制作课程,后来逐渐开拓出“教育+康复+职教=就业”的新路子。
28年来,从钟祥特校走出的学生,有60余名先后被长春大学等高校录取,70余名被“李宁”等名企录用,36名自主创业过上了自食其力的幸福生活,有的甚至年收入超过十万元。
如今,肖正荣和9名同学仍践行着28年前的初心誓言,默默坚守在平凡的特殊教育岗位上。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学校从1994年的13名教师壮大为拥有53名教师(其中正高级1人、高级8人)的团队,在特教讲台上展现别样的人生追求。(记者安帮友特约记者周勇通讯员邬云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