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 > 

有人建议将《岳阳楼记》移出教材, 原因何在? 只因文中提到这个人

最近教材书上面的人物插图一直都很火,因为插图一个个的好像“唐氏儿”,所以遭到家长们的抵制,如今教材的插图已经开始重新规范。

之所以家长如此在意教材问题,就是因为在整个学生时代,教材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最大的,因为学生们每天都需要看教材,教材的内容自然是会影响到他们的。

每年的教材我国都会进行改动,教育部会根据学生目前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出一款最新的课程体系,符合当下学生们的教材内容。

语文教材上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挑出来的,每一篇都很有意义的,不过要是有的文章因为内容出了问题,就会直接被移出去,《岳阳楼记》正是因为在文中提到了一个人,便有人提议把这篇文章移出教材。

有人建议将《岳阳楼记》移出教材,原因何在?只因文中提到这个人

《岳阳楼记》是由诗人范仲淹所写,在文中范仲淹曾经提到过:滕子京,当时因为在小学的时候背过这篇课文,所以笔者也是印象深刻,的确是提到过这么一个人。

可是没想到几千年后的今天,却因为“滕子京”这个名字,“岳阳楼记”被移出去了教材,根据历史记载,范仲淹当年是没有去过岳阳楼,滕子京则是被贬官到岳阳的,因此便有很多网友都质疑这段历史,其中是不是另有隐情?

因为滕子京是被贬官到岳阳的,他之所以会提出来重修岳阳楼很有可能是为了可以重新得到赏识,并不是文中范仲淹所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文章有着很大的出入。

当网友深究文章的背景后,便有家长提议可以把《岳阳楼记》移出教材,很多人都觉得无奈,语文教材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学生,语文教材也并不都是历史,我们没有必要去因为深究历史而去浪费一篇千古名章。

《岳阳楼记》在笔者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文章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笔者顿悟,鼓舞了我自己,在学习上面也有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不管历史如何,这篇文章的确是带给学生们正能量,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必要一定要移出语文教材。

越来越多的经典课文被移出去教材,取而代之的是外国名著,真的有意义吗?

教育部因为很重视教育问题,所以每隔几年就会更新一次教材,里面但凡要是有不适合学生看的内容就会直接淘汰,改成其他的文学作品。

但是也并不代表教育部所移出去的文章全部都是不好的文章,就像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是我们80年代的回忆,赞扬人们的美德,但是没想到却被《爱迪生救母》这篇虚假文章给替代,这就直接激起了网友的愤怒。

还有《背影》这篇文章,也传出来可能会被删除的消息,要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浓浓的父爱,是学生从小背到大的文章,是不应该被删除的。

我国有很多经典文章都是代表着传统文化的,是不适合被删除的,他们会对学生起到教育意义。

最近两年西方故事频繁进入到教材里面,《石油大王》、《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这些文章虽然看起来是赞扬美好品质,但是如果就像是网友深究《岳阳楼记》那样去考究一篇文章的话,那么这些西方故事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反对西方故事被采用到教材里面,我国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值得学生学习,没有必要让他们学习西方故事,如果家长真的想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话,可以给他们买一些西方名著,让他们可以了解到更多,这样是可以的。

笔者寄语

语文教材是陪伴学生醉酒的,到了大学里面还是会有教材的,所以说在教材上面,教育部不能马虎,必须要审核好,每一篇文章的筛选都是要对学生最有用的,让他们可以接受到最好的教育,不要浪费寒窗苦读十多年的时间。

家长们也没有必要去对那些经典文章去深究,只要可以带给学生们积极的思想,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可以从里面汲取良好的品质,其实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学生早晚有一天是需要自己思考,善于分辨的,只有自己可以分清楚好坏才可以成长。

话题讨论:你觉得《岳阳楼记》应该被移出教材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