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市人社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12项举措激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活力

12月2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进一步激发重点群体创业活力,更好地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要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能力,完善政策扶持,释放创业动力,激发创业热情,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成都市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每年创业培训规模不少于4万人次、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新创业不少于1000人,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能够以更加灵活方式实现就业增收。

《通知》提出了以下12项主要举措:

一、实施“创业环境优化行动”

全面落实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敢闯敢创”的良好创业生态。推动企业开办“一窗通”“营商通”平台优化升级,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程度。

二、实施“创业主体培育行动”

开展创业指导进校园、创业训练营、创业实训等活动,提供项目指导、风险评估、商业实战模拟等“沉浸式”体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意设计成果落地转化。支持各类群体返乡下乡创业,促进高科技、好设计、新模式等创新要素与乡村产业深入融合;加大对适合乡村发展的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帮扶力度,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加速向农村汇聚。开展“雁归天府创赢未来”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推介、“蜀创优品”农民工返乡创业产品线上展销等品牌活动,助力返乡创业项目发展。建立退役军人创业数据库,完善普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围绕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行业发展趋势,引导支持有专长的退役军人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国家和省、市重点扶持行业领域创业。加强社区创业帮扶指导,引导就业困难人员创办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支持其在合规范围内参与夜市经济、小店经济、后备箱经济等特色经营。

三、实施“创业服务护航行动”

加快构建创业信息和政策清单发布、业务咨询、能力培养、指导帮扶、孵化服务、融资支持、活动组织等一体化服务机制。优化提升创业指导师队伍,用好用活创业指导师专家服务团。组织创业导师对重点群体创业进行分类指导,通过主动对接、定期走访、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针对性创业指导服务。强化人力资源对接服务,面向各类创业项目人才引进和招聘用工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洽谈活动,为重点群体创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四、实施“创业培训赋能行动”

针对重点群体创业需求和不同阶段,广泛开展“创办你的企业”“改善你的企业”“扩大你的企业”等创业培训课程,加大推行“互联网+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按规定给予补贴,尝试开设EYB和IYB进阶培训,全面提升重点群体创业能力。加强创业培训师资能力建设,定期组织各类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和讲师交流提升活动,培养一批高素质、年轻化的创业培训讲师队伍。组织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初创期创业者参加“我能飞”“青春就业大讲堂”品牌活动培训,有效提升创业者的经营管理水平。

五、实施“创业政策扶持行动”

加强创业政策宣传力度,让有需求的创业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优化政策办理便捷度,实现创业担保贷款全程线上办理。提升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效能,简化担保手续,推动担保基金有效履行代偿责任,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免除反担保要求。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借款人展期还款政策。

六、实施“金融产品助力行动”

加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力度,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政策倾斜。推广“天府科创贷”“蓉青贷”等青年创业普惠信贷产品,支持金融机构围绕“稳岗扩岗”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扩大小微企业覆盖面。推动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落实减费让利相关政策,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支持银行机构将LPR下调和财政贴息奖补传导至贷款利率,合理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七、实施“服务网络构建行动”

在基层平台、孵化基地、产业园区配置专兼职创业服务人员,延伸公共创业服务。争创全国和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评定扶持一批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典型带动作用。支持区(市)县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探索铺设“微创园”方案,在街道(镇)、工业(农业)园区、社区、高校建设“天府微创园”,针对性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创业空间,鼓励更多创业者在“家门口”创业,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增加就业岗位。

八、实施“创业载体提升行动”

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优先向重点群体免费提供,安排不低于30%的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引导各级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载体改造升级。对带动就业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园区,优先推荐参加省级创业示范载体评选认定。举办创业孵化基地交流活动,加强各类创业载体交流合作,鼓励发布优质创业项目名录,共享孵化场地、仪器设备等信息,为重点群体与创业资源搭建资源整合平台。

九、实施“创业氛围营造行动”

全方位多形式常态化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创业典型、创业服务、创业资源等;优选创业明星、创业成功人士及各行业领域专家,开展创业故事、创业典型、创业先进走进基层、走进校园、走进农村宣讲活动,分享成功经验,鼓励引导重点群体投身创业。深入实施“创业天府、乐业四川”“赢在成都”就业创业服务主题品牌打造行动,形成“总主题品牌+市本级特色子品牌+区(市)县特色子品牌”的就业创业服务品牌体系。

十、实施“创业典型引领行动”

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强技、以赛提能”,组织开展“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推荐成都优秀项目参加“天府杯”创业大赛、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和创业博览会等大型创业活动。选树重点群体的创业典型,策划制作“创业故事”和“最美创业家乡”主题短视频,多角度、全方位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和交流推广。开展各类创业主题交流活动,丰富成果展示、品牌打造、项目路演、创业沙龙等活动内容,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创业活动,持续扩大影响力和带动力。

十一、实施“灵活就业支持行动”

充分利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微创园”等场地资源,设立零工服务专区,结合实际动态调整服务大厅开放时间,免费向社会提供零工信息登记发布和求职招聘服务。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改造利用闲置建筑,搭建必要服务设施,科学规划布局场地设施,梯次建设一批零工市场。加强灵活就业人员权益维护,提供维权“绿色通道”和法律援助服务,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对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十二、实施“成渝创业协同行动”

共建共享成渝两地创业指导师和创业培训师资源,互邀创业指导师参加双城创业活动,提升创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开展成渝创业指导师培训,推动双城创业指导智库资源建设。深入开展双城创业大赛和创业创新活动,开展多形式的创业成果展示展销会,搭建起双城资源融合平台,形成双创资源聚合、创新成果转化的常态化交流机制。深化双城创业孵化载体平台信息共享,加强双城孵化载体的交流互通。探索双城共建孵化载体,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促进双城项目融合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