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833家体育培训机构入驻, “浙里体培”规范体育类校外培训

潮新闻客户端

日前,《浙江省体育类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合同》和《长三角区域体育健身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3版)》等发布,这意味着,浙江的体育类校外培训规范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在教育“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的校外体育培训需求越来越旺盛。另一方面,因为各种原因在参与体育培训过程中,存在公平感、幸福感与获得感缺失现象。为破解这个问题,近年来浙江持续打造“浙里体培”管理、运营模式,通过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体育培训数字管服平台的建设,探索“体育+教育”产业融合新路径。

基于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根据浙江体育培训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省体育局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了《浙江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目的在于通过范本切实维护体育培训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全省体育类校外培训市场健康发展。

目前,全省入驻“浙里体培”监管平台机构已达到2833家,13000多名教练员完成认证。

“浙里体培”是让浙江校外体育培训服务实现数字化管理的统一平台。经营主体必须在醒目位置宣传、推广“浙里体培一码通”,消费者签订规范文本合同后,通过此码所付的培训款项将直接进入监管账户,安全保障、便捷退费。

在“浙里体培”监管平台,所有体育培训机构的授课资金,统一进入监管专户,实行“一课一销”。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设置资金预警模式,最大限度地守住底线、安全管控。针对消费者重点关注的“收费标准、预收费监管、退费、违约、争议处理”等条款也进行了明确,让消费者事先就拥有知情权,遇到纠纷时掌握主动权。

在金融服务方面,“浙里体培”还推出了“浙体云贷”和“浙体云险”服务措施,实现培训机构贷款的便捷化。

值得一提的是,“浙里体培”定期发布“机构白名单”“教练员从业证”“体培合同范本”和“机构信用评价体系”,为青少年参与体育培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长三角区域体育健身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3版)》的制定,对于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起到引导健身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规范体育健身行业经营者依法签约、规范履约,切实维护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范本有“三个一”的升级,即统一“冷静期”做法,消费者可以在七天冷静期内获得全额退款,有效避免冲动消费的损失;提倡拥有跨省市连锁门店的健身企业推行“一卡通用”,方便消费;统一计费公式,即明确统一的预定退费期限,这些都将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