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手2到4个offer, 部分职校生还没毕业就被抢空, 职校真变香了?

提起职业技术学校,可能不少人的认可度都有点偏低,坦白地说,这里面也包括我自己。

不过,职校也好,高校也罢,将来的就业形势如何,终归都得随着时代的变化去动态地看待。

就好比过去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难度没降低,生源质量没降低,但是在供需关系的变化下,也相对地没有过去那么吃香了。

那么职校生到底会不会和大学生产生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我想是会有的。

因为谁“吃香”谁“吃土”,本质上是供需关系的具体体现。

从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来看,有58个都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而最新数据显示,到了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更是将高达3000万人。

3000万人的缺口是个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这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总量,与其也就才6200万人左右,等于是有48%的缺口率。

当然了,仅从数据上来看似乎并不直观,我们不妨到招聘的现场去感受一下职高生的春天。

人均2到4个offer,还没毕业就被抢空

在深圳技师学院,今年前来招聘的企业,全部都没能完成招聘计划。

有的企业,甚至还空手而归。(求企业HR的心理阴影面积)

原因不是人才质量不达标,也不是招聘计划太激进,而是毕业生拢共就那么多,压根就抢不到。

据该校的老师介绍,一些制造类专业的同学,基本上都是人手2到4个offer,而且想招到他们,甚至还需要“预定”。

要提前多久“预定”才有机会招到人?

过去是半年,现在是一年,而有些专业,甚至需要提前两年。

如果只是临时起意要招聘的话,那干脆就别来凑这份热闹,因为激烈的竞争,几乎就意味着直接劝退。

相似的情形,还发生在其他地区。

在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制造类专业招聘难的问题,也在困扰着生产型企业。

而随着招聘压力的提高,部分专业职校生的薪资待遇也是水涨船高。

种种迹象都显示,职校生的春天要来了。

不过职校生吃不吃香,什么样的职校生才是真吃香,这事还真不能一概而论。

蓝领VS白领

客观地说,要扭转人们对职校生的认可程度,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抛开职校生和普高相比生源质量来说,人们通常还会以“蓝领”和“白领”的身份,在潜意识里对不同的群体做不同的定位。

按照过去的认知来说,白领自然是优于蓝领的。

因为白领出入的是写字楼,甭管那楼高不高档,但至少是夏天热不到,冬天冻不着。

而且通常情况下,待遇也相对更好。

相比之下,蓝领的工作环境就没那么优越了。

因为他们有风吹日晒的,有出工出力的,有日夜颠倒的,有工作服不离身的。

从感官上来讲,劳保服显然不如西装衬衫美观,所以在不少人的认知里,蓝领是处处都不如白领。

但真实的情况并不能一概而论,甚至,它还和人们的认知有很大的差距。

就拿白领来说吧,现在的白领,泛指坐办公室的人。

在办公室里坐着的确实有高薪高待遇的管理人员,但更多的,其实是办事员。

办事员的薪资待遇就不用提了,显然不会太高,而那些看起来穿着劳保服的所谓“蓝领”,其实通常都比他们的待遇要高出至少一个档次。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薪资待遇锚定的是两个方面:第一,跟工作环境的优越程度成反比;第二,跟岗位的稀缺程度成正比。

所以大多数的蓝领,其实在待遇上并不比白领差,而人们对他们的认可度不算高,更多的还是一身外衣带来的感性偏见。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蓝领并不比白领差,而出类拔萃的蓝领,也将在多年的历练和沉淀后,成为正儿八经的白领。

职高生的春天,真的来了?

从就业和待遇上来看,职高生的前景似乎是一片光明。

但是客观地说,这只适用于一部分人。

在制造业基层技术人才匮乏的大背景下,就业容易只会是一个阶段的红利,而不能掩盖多数职高生的硬伤:知识能力。

从知识储备方面来讲,职高生显然是比不上本科生的。

当然了,这里面确实有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上的差异,但是要想在技术岗位上走到更高的位置,核心竞争力还是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应该说在这一点上,本科生的上限相对更高,因为学历的背后除了知识储备之外,还是学习能力的另一种印证。

所以从就业上来讲,部分专业的职高生可能更有优势,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过去的短板还是早晚都要补齐。

毕竟在这样的人口基数下,让一个招工难的行业快速饱和,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而当人才相对饱和,供需关系反转后,招聘的条件就会变得越来越高,到时候甭说提前两年就被企业“预定”了,可能就连门槛,都会被拔高到更高的层次。

所以,机遇的红利,已经带给制造类专业的职高生了,而让自己长久安身立命的,终归还是不断地学习,而不是职高生的身份。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