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

孩子成绩第一却不能评为三好学生, 家长质疑老师“非得送礼吗”?

奖状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是异常神圣的,在家长的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得了奖状的同学,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而“三好学生”这样的奖状含金量更高,意味着孩子在各方面都非常的优秀。

我们学校的奖励制度和很多行业一样,都是有指标限制的。对于学生也同样,任何一种奖状不可能人人都有份,一定会评选出最优秀的才给发奖。所以每次期末考试后总是有人哭有人笑,得奖的孩子眉开眼笑,没得奖的孩子垂头丧气,奖状直接影响了很多孩子和家长的心情。

近日有家长在网上哭诉:我的孩子几乎年年成绩第一,为什么评不上三好学生呢?家长甚至质疑老师“非得送礼才给吗?”

班级成绩第一的孩子评不上三好学生,确实让人疑惑,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位家长说:我的孩子从四年级开始成绩几乎期中期末都是班里第一,可是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上,一共七个学期,我家孩子才拿了两次三好学生的奖状。

关键是老师还找各种理由说明孩子不够优秀,一会说孩子体育不好,一会又说孩子参加校内活动太少。总之就是孩子还不够优秀,所以没给三好学生的奖状。

“三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可能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解释。因为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学校也没有。具体根据什么标准给学生发奖,完全是老师说了算。从这位老师的表现来看,对学生要求还是相当严格的,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都很优秀才会发三好生的奖状。虽然看似很苛刻,但不得不承认,对学生也是一种促进作用,逼迫学生全面发展,相当于告诉学生:光成绩好是不行的。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作为老师我也认为不给成绩第一的孩子发三好学生的奖,确实有点过分,但是老师的做法个人认为也没什么不妥,只要不是针对某个孩子,对所有学生都是这个标准的话,那就说明老师的做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老师给学生发奖状确实做不到非常的公正公平,就像领导给大家发荣誉是一样的。

每年发奖状的时候老师们也很为难,因为奖状的数量是有限的,无论按什么标准发,一部分学生注定是不可能得到的。

按成绩发,对于一些平时表现很优秀,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不公平;按平时表现来看,对于成绩很优秀但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也不公平。就算把成绩和平时表现结合起来发,也做不到非常的公正公平,因为大多数学生平时的表现是差不多的,并没有很明显的区别,这是非常不好量化的。

在这种情形下,大多数老师都会遵循一个标准,那就是总成绩。把各科成绩加起来,按名次来发奖状,这个有具体的数据,就算家长有意见也没什么可说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老师们几乎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这几年,教育评价方式变了,不允许老师给学生排名次了。老师们不得不再次回到过去,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来发。但这样以来,很多家长自然会认为不太公平了,因为不管老师怎么做,都做不到绝对的公正公平,老师们认为某些孩子表现好或者不好,但家长未必知道。家长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

老师发奖状,就像单位领导给大家发荣誉是一样的,谁会没有意见呢?怎么可能特别公平呢?

家长质疑“非得送礼才给吗?”,可能真有这样的老师,但真的不多。

这位家长对老师的做法很不理解也很气愤,甚至质疑老师“是不是送礼才给”?

确实有一些老师会借各种机会为难孩子,好让家长送礼,但是这样的老师是极少的。老师可能会存在不公,比如会照顾自己亲戚朋友的孩子,会照顾学校的教师子女,会给这些孩子无条件发奖状,但是也不至于因为发个奖状收家长的礼品。老师穷到那份上了吗?况且目前师德师风抓得这么严,老师会那么傻吗?

没给孩子发奖状,可能孩子真的在某一方面存在不足,家长和孩子努力赶上就行了,真不必如此的猜忌老师。

结束语:

发奖状确实是对孩子很好的一种鼓励方式,但是我们的奖状制度是有缺陷的,因为它有指标限制,不可能人人获得。这就无形中滋生出很多问题,没发奖状的孩子可能很受打击,不但不可能向优秀生学习,还可能嫉恨那些优秀的学生。

对于小学生,我个人的看法是:最好是人人都有奖,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奖状的设置可以名目更多一些,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每一个孩子,也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实际上国外很多学校就是这么做的,不会只发给个别孩子,这样相当于打击了更多的孩子。

大家对奖状的发放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分享一下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