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 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需要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更要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以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由此加快推进我国从 大国向 强国转变。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

在人才培养上,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倡导全人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这一理念最突出的实践形式就是推行通识教育。例如,哈佛大学强调学校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广泛同情心和判断能力的人”。世界一流大学为实施全人教育,既注重构建品牌化的通识课程,又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上有自主选择和探索的空间。后者充分体现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广泛开设选修课程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尊重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自主权。此外,世界一流大学重视通过导修制、师生合作研究制等构成的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系统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在学科建设上,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跨学科学术组织创建。例如,瑞典实施的“林奈中心计划”鼓励高校建立跨部门、跨学科的研究中心,以此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除了大学内各部门、各学科组成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外,也有大学之间跨校合作形成的跨学科组织,如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合作共建的“哈佛—MIT健康科学技术学部”。同时,在跨学科组织的基础上设置跨学科专业和课程,通过学科交叉和知识综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视野和综合思维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跨学科人才。

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视高校推动组织间协同创新、创建区域创新创业系统的核心作用。大学特别是那些追求科研卓越的一流大学是知识最重要的创新源(知识创造),必定会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知识应用)。例如,德国的“领先集群竞争计划”和“研究园计划”主要目标在于建立科学与产业之间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促使大学与企业间制度化产学合作活动日益增多。

在战略制定与实施上,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特别重视发挥专家的作用。专家作为与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的合作者,全程参与并推动实践改革。例如,日本“全球顶级大学计划”由“全球顶级大学创建项目资助委员会”负责实施。该委员会成员包括教育界和产业界等领域的专家,并设有选考委员会、评价部会等机构,还重视构建完善的咨询机构管理体系和信息公开平台。

在办学经费筹措上,世界知名大学致力于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这些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校友捐赠、企业或社会组织赞助以及学校创业活动增收等。此外,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视绩效导向的竞争性资助制度构建。例如,日本的“21世纪COE计划”“全球COE计划”“全球顶尖大学计划”等一直延续着竞争性原则,强调经费在学校之间的竞争性资助,以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在国际化上,世界知名大学重视通过开放办学提升学校国际声誉。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世界范围内招收优秀学生;二是设立各种面向学生群体的海外学习项目,丰富学生海外学习交流经历,培养其作为世界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三是积极推动国家间合作办学或是共建学术研究中心。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道路

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应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更要重视立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景,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展现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办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在体现中国特色上下功夫”。

第一,建立以中国特色文化为基础的通识教育模式。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倡导全人教育理念,在大学学习的早期阶段构建起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这一课程体系的知识内容不是西方中心主义的,更不是杂多主义的,而应该是以体现中国文化特征为核心的、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构建以中国特色文化为底色和基础的通识教育模式,特别突出了加强人才培养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关联性,从而能够培育出我国大学组织以及学生的独特核心价值观,铸就中国大学的文化根基,并将这一组织活动作为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学科建设统筹“学科模式”和“跨学科模式”。我国以一流学科为基础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要重视以传统学科为着力点的学科知识创新能力提升,也要加快推进以“跨学科模式”组成新型学术组织以培育新的知识创新领域。政府应鼓励大学之间以及大学与企业、研究机构共同组建跨学科组织,形成组织之间的互补优势。同时,还应该在一流学科建设的遴选上适当增加交叉学科的比例,在建设经费预算中预留部分经费专项资助大学中具有创新前景的跨学科组织,并推动制定与跨学科组织相适宜的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以“学科模式”还是“跨学科模式”推进学科建设,都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学科分类建设的原则。理工类学科建设要更加重视与产业界形成紧密联系,通过学术研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区域/国家经济发展的创新实力,其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强调学科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则必须扎根于国家发展的真实情境之中,创建基于社会实践的知识理论体系,并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检验、修正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和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由此建立起彰显中国智慧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理论体系,也为其他国家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第三,创建以大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大学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校企共建产学研信息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在知识创新基础上促成新产业、新市场的形成;还应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优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结构等方式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第四,构建完善的专家咨询与指导组织体系。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重视专家在政策咨询、标准制定、资助建议、建设举措、中期考核以及终期成效评估上的全程参与。在宏观层面上,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委员会统筹全局,并在其下设立各一流建设学科指导委员会负责评议、指导各学科建设,以此加强对各类学科的分类指导。同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信息公开平台,及时更新各建设高校的办学情况和事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家政策,以此作为接受社会监督和吸纳有益建设意见的重要窗口。

第五,优化大学办学经费筹措与配置方式。大学应通过设立校友会组织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吸引有能力的校友积极向学校捐赠资金;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统筹学校科技成果专利申请和转化应用事项。在国家和学校层面,应重视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估方面,应将企业乐于资助科研的程度和大学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上吸引经费的能力作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此外,应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费预算中,适当配置一定比例的竞争性资助经费,由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委员会和各一流建设学科指导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和分配,构建更为完善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竞争性资助制度。

第六,在坚持开放办学中提升大学国际化水平。一是吸引海外优秀青年来华就读;二是增加面向学生的海外游学资助项目;三是加快推进国内大学与国外知名高校或政府合作办学。合作办学机构可以作为国内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的重要基地。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还可积极促成体现中国文化风貌和展示现代化建设成果的相关学科和教育教学项目建设,使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为中国与世界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重要桥梁。以此为窗口,能够促使其他国家更准确、全面地了解中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