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观察丨在争论中, 愈辩愈明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金丹丹

最近,关于教材的讨论有点多。

网友们热议,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查阅资料,寻找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是“路曼曼其修远兮”?

比起纠结是否“记忆的偏差”,我们更在意的是在讨论过程中,很多人身上,尤其是同学们身上显露出来的探索精神。

其实,这几年,同学们给教材挑的刺有不少。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张裕周同学发现,七年级上册教材《人文地理》中存在一个小错误。

上海小学生指出美术教材配图上的“现代树叶”其实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小学四年级学生成功推翻了数学课本上的“标准”答案……

课本,对我们来说是神圣的,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来源,但面对课本可能存在的错误时,老师、同学们都敢于大胆地质疑,这,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求索”精神。

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同学们心怀对学习的严谨、对知识的敬畏。现在的很多孩子通过大量阅读,掌握了更丰富的知识,有了更开阔的眼界,这些都成为他们敢于质疑的底气。

作为家长、老师,更应该为孩子们高兴,想方设法当好他们的“脚手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用科学的眼光去质疑,用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去质疑。哪怕最终并不能有一个完美的结果,甚至是一次失败,对孩子们来说,整个“求索”过程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对知识、真相探索的可贵,这本身就是一次学习、一种成长。

字斟句酌,比起获得一个标准答案,更能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创造力,培养勇于探究的精神,这不正是学习的真谛吗?

当然,我们也希望教材的编写者,再多一丝严谨,多一份探索,有错必改,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