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

清北毕业生不出国了! 七成抢着进国企, 大厂30万年薪招不到人

常常有老一辈的人指点,如果要看择业风向,就看最顶尖学校的那波人去哪里。

从曾经的外企,到后来的互联网,再到如今,清北毕业生逐渐奔向了体制内。

他们近十年的就业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去往了哪些行业与城市?

我们分析了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业报告,试图从里面得到答案。

“清北本”毕业后一半学生国内深造

清北学生的流向具有风向性。 从2021届清北本科生的毕业去向来看,暂缓就业者是多数。 均有七成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直博或者读硕深造,而直接就业的人仅占两成左右。

当然,哪怕在疫情前,深造的趋势也是如此。 这也符合中国名校里多数学生的状态:本科学历,放在喧嚣的就业市场显得总是不太够。 更何况,22岁的年轻人也没有多大的意愿投身工作。

不过,疫情之下的变化是,境外深造的途径受阻。因此,转而在国内深造的“清北本”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同比疫情前的2019届,清北本科学生在国内深造的比例有了明显上升。

其中,清华的比例高于北大。即超过六成的“清华本”会在国内继续读书。由于他们大多具有保研资格。作为结果,清北学生深造的国内赛道越来越挤。

简单的说,就是清北本的学生,保研机会充足,但由于本校和“隔壁”的硕博名额有限,而只能考虑转投上交、武大、同济等位列其后的高校。 不甘心者,转而选择Gap(间隔年),或是先就业看看。

保研不了本校了。倾向考研或者本科就业,大家有什么建议?”一名用户在北大的匿名论坛中问道。 因此,清北本科的直接就业率,尽管在2021届只有两成,但已经处于高位

清北学生的签三方就业,七成会进入体制内

当选择就业,包括本硕博在内的清北学生,的确有七成进入体制内工作。

这里的“体制内”,按照常见划分,包括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

需要留意,就业是指签署了三方协议的就业。

一些用人单位接受签署两方协议(毕业生直接与单位签署)的入职。这类就业不会被纳入体制内外的统计中。

这也是一些声音质疑清北学生就业没有“七成”的原因。 不过,谷雨数据注意到,签署两方协议的“灵活就业”比例,并不高。

例如,在清华2021届7441名毕业生的流向统计中,有62.9%选择了就业。其中,两方协议形式的“灵活就业”仅为13.6%。

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这意味着,媒体此前声称的“清北毕业生,七成进入体制内”。与现实情况略有出入——有些人还会继续读书,有些人根本不会签三方。

但如果仅看签三方就业,清北学生进入体制内的比例,真有那么多。 北大学子的比例,在2021届达到了76.9%。 放眼近五届数据来看,疫情过后,谋求体制内就业的比例有了非常明显的上涨。

具体到体制内的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以国企和事业单位居多。 不过,从近两年的清华数据可以发现,进入党政机关的比例也有明显上升。

留在北上广或者回家当公务员,这个看上去不会是太多清北毕业生纠结的选择,也在这几年变得十分普遍。

今年研三的北大学生林岚(化名)是其中一员。选择体制内,不一定是体制外的工作难寻。而是工作选择太多,需要抉择。

当事人眼中的烦恼,在外人眼中是一种幸福。林岚表示,和周围大多数同学一样,他们平均争取到了3个offer,其中不乏有互联网公司开出不错的报酬。 但她认为,当下的环境中,好的报酬如同暂时的“幻象”。“还是看长期的发展会怎么样吧。”林岚表示。

由于经济环境变迁,十多年前,曾诱惑名无数名校学子的外资企业,以及当下经常开出丰厚报价的互联网与金融机构,由于待遇与工作压力几乎成正比,比较下来,似乎也不太“香”。

因此,仅看就业导向居多的清北硕士的就业行业,尽管计算机与金融这两个“多金”领域依然占了很大的流向比例。 但具体的求职决策中,更多的是争取政策性银行、“四大行”与国企技术部门的岗位机会的人。

这些清北学生,同当下的所有年轻人一样, “卷怕了”。 “955”——朝九晚五有双休,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工作周期。伴随着就业市场的耳濡目染,成为藏在图书馆与宿舍话语里的校园传说,以及影响择业的重要因子。 而什么是“用功读书后收获的好日子”,变成了更多元的定义。“稳定”与“不累”是其中快速兴起的一员。

清北人的择业观,面临的不再是努力读书、进入四大、成为白领这么简单的叙事,而需要在当下环境的综合评估中,找到工作-生活-待遇平衡的新故事。

清北人逃离广州,考虑上海

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地域的选择调整也是重要的一项。 近十年,北京对于清北人就业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有媒体提出了“留京率”的说法。 其中,清北本科就业的“留京率”,可以用“猛烈下滑”来形容。到目前,清北本科毕业生的北京就业比例不到两成,属于小众流向。

当然,前文提到,“清北本”的主旋律并不是就业,在整体基数不大的情况下,每年的“留京率”也可能变动较大。

比如,北京大学?公布了2021届本科生的留京就业比例。但数据同比往年差异较大。考虑到统计口径的变化,这一数据我们暂不参考。

仅看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的清北硕士生,他们的就业地域中,一个共同的趋势是对广东的兴趣下降。同比五届前,比例下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上海。

随着上海落户优待政策的高调推行,清北学生的抢人大战中,他们优势尽显。上海在疫情之下保持的防疫能力与口碑,也带来了助推。

而关于留在北京,还是回到其他城市,清北学生的选择出现了分歧。更多的清华学生逃向了北上广外的其他城市扎根。而北大学子,至少在硕士阶段,仍有近一半选择了北京就业。

体制内的围城里,清北人会甘心吗

市场环境多变,这是一个促进毕业生观念变化的重要外因。 一项2021年12月底进行的疫情与社会心态调查显示,对未来整体经济和自我发展更保持乐观的职业群体,是公务系统与国有企业的从业者。 有意思的是,他们与学生群体的选择差距最大,后者的乐观度是相对最低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学生身份转向体制内就业,分明就是弯道超车。

当然,体制内的生活,通常被相信拥有不错的前景。但实际体验,因部门、因地区、因岗位不同,有个中差异。

当外企和知名“大厂”用明确的学历与简历歧视,让会读书的人与不太读书的人,拉开差距的时候。体制内的就业,由于更倚重一种难以量化的能力指标与人际网络,会显得大家原本的硬差距,没那么大。

林岚等清北学生因此犹豫,尽管这种犹豫可能是“矫情”的。

手握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大厂的offer,但心里想的是“955”的生活,却不太甘心。

“如果我会跟初中同学相逢在同一个省会的单位里,甚至待遇与岗位的适宜度没有他那么好,那我何必在当年的教室里比他们更用力地苦读。”

然而,举目四望,理想择业的当下定义,难免与她象牙塔里的一厢情愿,不太一样。

当然,清北以及所有声称“名校”的毕业生,依然可以靠着这套大家普遍认可的身份,在所驻足的所有土壤里扎根。走进体制内,还是漫步体制外。两个围城,彼此注视,缺少的是流动的勇气。

时代转动琴弦,一个音符就是一类人群的一生。

无论宇宙的尽头是铁岭还是体制内,人们的调侃与“回头”有关。

至少当他们回忆起年少读书的时光,或是开始下一代抚育的时候,那些争取向上流动机会的一声声早读,难免了掺杂了些许迷茫和疑虑的声音。

清北的毕业生与所有大学生一起,在思考选择什么生命体验,才是真的幸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