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大中小学都陆续放寒假了,这也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
北京西城区“双减”工作专班办公室近日(20日)发布了关于学而思培训学校违规开办寒假培训班问题的通报。与此同时,河南于近日发布通知,要求综合运用明查暗访,对辖区内所有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加强巡查,严禁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等问题发生。
“双减”政策在这个寒假落实情况如何?教育与减负如何更好地实现平衡?
有坦然有焦虑
家长心理状态五花八门
“双减”之后的第一个寒假,各地的非学科类兴趣培训热度不减。北京东城区的一位小学家长王先生说,上下午分别给孩子安排了不同的兴趣班,“在家附近报了一些艺术类的班,钢琴班、舞蹈班之类的。学科类的教育,主要是我们自己教一教。”
相较于往年的寒暑假,不少家长觉得自己“佛系”了很多。有家长表示,自己往年寒暑假会给孩子报英语培训班,“以前可能还会有压力,因为双减,今年不想报了。大家都不上,同一起跑线,也没多大压力。”
河南郑州李先生的孩子在当地一所重点学校就读,放假前,刚和孩子一起签了《寒假期间拒绝参加学科类培训的承诺书》,承诺不参加违规学科培训。
但是,一些进入到初 阶段的学生与家长,也会担心孩子在寒假期间不能合理利用好时间。
厦门一位家长告诉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放寒假以来,因为学习问题与孩子沟通过好多次,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浙江一位家长说,自己仍然想利用长假让孩子在学科上超车。“其实培训班如果只是做一些预习或者做一些对不足地方的弥补,我觉得还是需要的。担心家长会教错,我们还是要去寻找更加专业的人来帮助我们辅导小朋友的学习。”
有培训机构以“定制班形式”
暗中开展学科类培训
有一些家长通过定制、兴趣爱好等方式,让孩子参加培训。
一位家长说,自己给孩子报了“阅读一本书”的培训,实际上是英语补习。
北京西城区“双减”工作专班还接到市民举报,通过核查发现学而思培训学校以“定制班形式”面向部分高一学生组织学科类培训。工作专班认为学而思培训学校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和“双减”政策要求,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停止所有培训行为,限期整改。
△北京市西城区有关部门对学而思的通报
一方面仍有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减轻课业负担需要落实。长假期间,在两者之间如何找到平衡?对学生、老师、家长来说,有一定难处。
山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从学校层面来说,不同年级的政策不太一样。一二年级可能落实得还挺到位,但是年级越高的话,学校可能也不敢放。有时候老师也会跟家长说,每两天需要做一套题之类的。因为无论是后面的考评还是学生成绩的评价都还在。”
北京某重点学校的学生说,以前每个假期自己都会参加学科类培训,今年寒假没有培训,面对较为薄弱学科,自己还是有些担心,“已经没有了校外机构的重点辅导,我有时会对个别知识点感到迷茫。”
为助力“双减”同时平衡学习需要
多地学校推出各项措施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平衡学习与减负,首先要从观念上正确认识假期的作用,保证孩子生活能够张弛有度,进而引导学生在假期中保持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对整个寒假的安排,我仍然认为首先家长要解决观念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规定寒假、暑假呢?就是一张一弛。”陈志文表示:“寒暑假本质就是让孩子放下课堂的学习。除了休息,还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无论是体育的还是社科类的。”
为了助力“双减”同时平衡学习需要,多地多所学校也推出了各项措施。
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寒假通知,其中提到各地各校要切实将“双减”要求从学期延伸到假期,严格控制各学科假期作业总量,提高作业布置质量;
湖北武汉开展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专项整治;
浙江省、上海市等地推出了系列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条件。一些学校也在“双减”大背景下,安排了假期的定时辅导,为学生进行学科答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从更长远来看,如果能根据学生成长采取具体措施,将能更好地落实政策。“对培训机构的处罚是一个措施,同时一定要明确‘双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给学生成长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解决培训机构的问题只是一个实现目标的措施,本身应该是提高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