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

12岁考上中科大, 17岁考上哈佛, 北京小伙如何成长为传奇科学家?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但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爱迪生

让我们用更直白的话来解释一下发明大王爱迪生的这句名言。

“不是天才,别碰科学”。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天才呢?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给中国科学界提了一个“有趣”的建议。

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一批“神童”,然后集中到各大高校成立单独的班级进行超前培养,期望他们能够尽快在科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

当年许多高校都成立了“类似”的少年班,但在筛选“天才”、培养“天才”的过程中,部分院校走了极端,把判断“在科学是否有天赋”变成了是不是“异能人士”。

再加上之后的种种原因,“少年班”在全国停止招办,仅保留三所科研性质高校的部分指标。

其中影响力最大、成绩最杰出的则是——“中科大少年班”。

1996年,12岁的北京小学生“尹希”以580分的成绩考上中科大的少年班,并在五年内读完了大学本科的所有课程。

这个天才到让他的导师都感觉“异常”的孩子,刚毕业就收到了哈佛大学的邀请并前往美国攻读“物理学硕博学位”。

这一年的尹希17岁,距离他的成年礼恰好还有一年的时间。

如此简单的人生轨迹让我们彻底顿悟了爱迪生的名言“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远远赶不上这百分之一的灵感”。

在哈佛读书的尹希选择了较为前沿的理论物理学,主攻“弦理论”方向。

这也是目前被科学界誉为可以解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矛盾点的学科。

我们都知道,相对论主要研究的是宏观物理学,而量子力学涉及的是微观物理学,两者在引力和物质方面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统一。

但弦理论所研究的则是“物质的本源”,可以很好的解决两者的矛盾,如果能够在弦论上有所突破,我们就能揭开宇宙最深层的奥秘。

也正因为如此,这门学科非常的“烧脑”,很多“天赋”不高的年轻学者在选择科研方向的时候都会刻意避开,仿佛这样的科学领域就是专门给“尹希们”准备的。

而尹希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在2006年便拿下了哈佛物理学博士学位。

而哈佛也鉴于尹希在弦理论方向的成就,破格提拔他为物理系的助教讲师,之后顺利晋升为正教授,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华裔”物理学教授。

很多人对尹希最后选择留在哈佛感到“愤愤不平”。

但其实冷静想想,前沿物理学科通常需要投入极大的资源,而且未必会有“真理”的回报,我们能否提供这样的科研条件让科学家们毫无顾忌的进行研究,还是一个未知数。

更何况许多科研成果或许要到几十年以后才能真正走向应用。

而弦理论的这样的学科,或许一个世纪以内对我们的生活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所以在我们看起来有些“遗憾”,对从事理论研究的科学家来说未必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目前在国际物理学界,能够在弦理论上做出成果的人并不多,尹希就是其中之一。

同时他本人也被诸多“诺贝尔奖”级别的教授寄予厚望,很多科学家都相信尹希能够率先找到“弦理论”的钥匙。

2013年,尹希获得了“斯隆研究奖”(被科学界誉为诺贝尔预备奖章),以表彰他在“弦理论”、“黑洞熵”、“量子引力”等方向的研究。

他也于同年返回中科大物理学院趁着暑假为学弟学妹们讲物理课。

曾经的尹希一度被看作“神童”的典范,他的童年也一直顶着这个光环度过,但经过了岁月的涤荡,现在的他只想在科学事业上做出“一点点”贡献,对尹希来说,光有百分之一的灵感还不够,研究神秘的量子力学和弦理论,更需要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