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 高考

如果全国使用同一高考卷, 哪个省成绩最出色? 2001年高考已经说明

中国学生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那应该就是高考了,能够考上一个好大学,对于那些“寒门子弟”来说,无异于“鲤鱼跃龙门”。

虽然不说从此之后一定就能大富大贵,但是只要能够好好毕业,找一个坐写字楼、不用“下力气”的工作,对于很多人的父辈来说,就已经算是“跨越生活”了。

这也就导致了高考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就目前的高考情况和各大学的录取政策来说,每个省份都各有不同。

就拿高考试卷的种类来说,2021年,河南、安徽等地使用“全国卷一”;陕西、内蒙等地,使用“全国卷二”;西藏、贵州等地使用“全国卷三”,都是总分750分,并且分文科理科。

山东省采用“新高考3+3全国卷1”,海南省采用“新高考3+3全国卷2”,广东、福建等地采用“新高考3+1+2”,北京、上海、天津、浙江4个省份,采用“自主命题”。

但是一个高考试卷,便有7种类型,再把自主命题的展开,就有了十种卷子,那么问题就要来了,为什么我们国家高考试卷会分这么多类型呢?

如果全国各地,都使用同一张试卷进行高考的话,可不可以呢?哪个省份最出色呢?

其实这种情况还真的出现过。

在2001年的高考,就是全国各地一张卷,各个省份分别录取,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年,却出现了一个“大事件”。

在当年,北京文科一本线454分,二本线429分,专科360分。

但是和北京相距不远的山东,两者的分数线之间却堪称天差地别。

山东一本线580分,二本线539分,专科509分。

那一年重点本科的分数线,山东排在全国各省第一,这也是日后山东被称为“高考大省”的原因。

当年山东一本比北京竟然高了整整126分,二本则高出来了110分,专科更是高出来了149分。

一个学生,在山东可能连专科都上不去,在北京竟然能上重点本科。

山东和北京用的,可是同一张试卷,中间竟然相差了这么多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因为在当时公布成绩时,山东省考试院教育厅没有进行基础分和标准分之间的换算。

基础分就是直接反映学生的成绩,学生做对了多少题,拿了多少分数就是多少分,这个分数就是基础分,而“标准分”则是再由基础分来进行推导,来体现出学生在总体考生中间的排名。

简单的来说,为什么北京的文科重点线在454分,山东的文科重点线竟然在580分呢?这就是因为高考考的是分数,但它其实看的是排名。

好比说,北京共有1000名考生,重点大学要前100人,北京的第一百名高考考生考的分数是454分,那么这个重点线也就在454分。

山东共1000名考生,第一百名高考考生,他的分数是580分,那么山东的重点本科线便是580分,但是这两个分数之间,有一套换算公式,最终换算出来的结果便是标准分。

而在2001年时,山东省考试院教育厅没有换算,便把原始的基础分给公布出来了,这自然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最为轰动的一件事,便是青岛的三名女高考生“状告教育部”。

在当年的青岛,有三名高考学生,分别是青岛铁路一中高三4班的姜妍,她学的是理科,在此次高考中考了522分。

青岛一中高三4班的栾倩,她学的是文科,高考分数457分。

青岛十五中高三9班的张天珠,她学的也是文科,高考分数506分。

这三位同学的分数,在当时只有姜妍还能勉强地上个三本,而栾倩和张天珠,别说本科了,457分和506分的成绩,对比山东509分的专科线,这两位同学连专科都上不了,只能选择复读,或者职校技校。

但是在看到了北京的高考分数线后,这三位同学的内心都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为自己的这个分数,如果是放在北京的话,那么妥妥的都是过了重点线。

尤其是姜妍,她的分数比北京的重点线高出了将近100分,“985”录取得了录取不了不知道,但上个“211”,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就说考的最差的栾倩,她的分数都比北京的重点线高出来了三分,上个弱一些的一本,差不多够了。

但是就是因为这三个同学身在山东,所以她们的这个分数,哪个好学校都去不了。

在经过了一番思索之后,这三位同学越来越不理解这种政策,于是她们做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决定,一纸诉状,将中国教育部告上了中国最高人民法院。

她们状告教育部的理由,那便是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权和受教育权,但由于“被告”(也就是教育部)在不同省份之间做了区分,这使得这三个同学在高考中,对在同一张卷子上的答题,必须比其他地区的学生高出100分,才能获得和他们接受相同的的资格,这显然是违反了“平等的接受教育权”,教育部是违宪的。

最高人民法院在看到了这份诉状之后,一时之间也是难以作出处理,因为普通的高考学生竟然敢状告教育部,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怕是“开天辟地第一回”,自己无论怎么判似乎都不好处理。

于情,这三位同学确实情有可原,值得人们同情,所有的山东、河南等地考生都确实很难,同一张卷子,费心费力地比其他地区学生多考100多分,得到的结果却远不如其他地区的学生。

但是于理的话,这件事情确实是根据省份排名录取来的,在山东省内,这三名同学的排名就是比其他同学要低,如果让他们告赢了,重点大学把她们录取了的话,那么和她们分数差不多的学生,又该怎么办呢?

最终,到了2002年高考时,全国统一命卷,这个政策便被取消了,各个省份自主命题。

但是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来,在同一张试卷的情况下,山东、河南等高考大省的学生们,他们的分数那就是“一骑绝尘”,就是把一些地区的学生甩在了身后。

其实高考政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我们国家实在太大了,各个地区之间确实太不一样了。

像是一些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学生们,他们可以接触到优秀的师资,可以使用先进的仪器,可以亲手进行实验,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所接受的教育肯定要比一些落后山区里的孩子要多的多,对于这两种孩子来说,用同一套卷子来考,很难体现出来真实的水平。

尤其是我们所常说的高考四大“地狱省份”,河北,河南,山东,江苏。

2021年,这四个省份的高考人数加起来便接近300万,而全国一共也才1078万学生报名,这4个省份的高考人数,竟然占了全国高考人数的1/3,这里面会有多么激烈的竞争,可想而知。

而且这4个高考大省,省内的优秀大学确实是太少了,山东省的“985、211”,只有三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区。

江苏省倒是有11所211大学,但是江苏省和山东省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对于本省的考生,完全没有半分的“偏向政策”,绝对做到了“大公无私”,甚至对于外省的招生名额,有的竟然比本省的还要多。

河南、河北则是更为凄惨,连一所985大学都没有,河南只有一所郑州大学?,是“211”大学,河北只有一所河北工业大学,是“211”大学,但校址却是在天津。

自家的好学校上不了,那么当然只能挤破了头皮,去抢别家的好大学了。

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压力,何止在高考,在中考时就“分流”了,考高考,考不上好大学还能选择复读,但中考现在的政策,却是不允许复读,真真正正的“一考定终身”。

但是随着我们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高考政策、高考种类、升学方式的不断增加,随着就业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相信,在以后的未来,我们一定能够实现高考的越来越公平。

并且解决这“高考失衡”的问题,其关键还是在发展我们自身的国力。

以前大家都会觉得,考不上一个好大学,那便是人生无光,便会和“体面、高收入”的工作绝缘。但是随着我们国家实业的发展,工业、制造业、创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蓝领工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收入在不断增加。

考不上一个好大学,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变换赛道,学一门技术,也能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始终要相信,幸福生活都是艰苦奋斗出来的,高考并不是人生中唯一的选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